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

丽娃河畔论文学

丽娃河畔论文学

作者: 陈子善,罗岗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01

价格: 39.80

ISBN: 978756174808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陈子善,1948年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数据与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著名的张爱玲研究专家。

内容简介:

丽娃河畔,不仅是本土文学家的摇篮,也是海内外学术大师和文学名家的公共论坛。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不拘一家一派,对于各种文学流派、学术风格,只要其具有前沿格,只要其具有前沿性、思想性和人文性,并具有跨学科的意义,一概兼收并蓄,广为诚邀。丽娃河畔论文学,岂不快哉! 目录 文学感受现代 经世与救世——关于明清之际士大夫的一种姿态的考察 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关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几个问题 晚清文化、文学与现代性 “以中化西”及“以西化中”:从翻译看晚清对西洋小说的接受 中国人是怎样接受侦探小说的 秋瑾之死与晚清的“秋瑾文学” 文学感到现代的瞬间——现代文学在中国的诞生 先锋性与表述的危机 现代性、民族与文学理论 五四新文学的先锋性 鲁迅及其文字表述的危机 散文家鲁迅 21世纪里鲁迅是否还值得继续读? 批评的漫游 批评的漫游性:上海现代派的空间实践与视觉追寻 上海的意象:城市偶像批判、非主流写作及一个现代中国神话的消解 现代主体性和散文的形成:周瘦鹃的《九华败草城》 张爱玲的散文 记忆与书写 “故乡的食物”:现代文人散文中的味觉记忆 老舍小说:新旧市民与国民性批判 大师的意义以及弟子的位置——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 “第三类型接触,第三类型戏曲”:戏曲唱片与戏曲研究 从比较文化的角度看跨国写作与当代英语世界文学 小说的当下处境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8 01:01:59
书香庭院发表
《丽娃河畔论文学》是一本颇具前沿性的文学研究佳作。它汇集了海内外名家的论文,从多个角度探究现代文学的生成与发展。其中,关于明清之际士大夫心态的考察、晚清文化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五四新文学的先锋性等论题,皆发人深省。作者们博采众长,旁征博引,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立体的现代文学图景。
2024-06-08 01:01:59
翰墨春秋发表
《丽娃河畔论文学》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学术盛宴。它涵盖了文学、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视角新颖,论证严谨。以鲁迅为例,作者们从文字表述、现代性、批评的漫游性等不同维度切入,多层面揭示了鲁迅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它必将成为每一位文学研究者的案头必备之作。
2024-06-08 01:01:59
夜读星辰发表
《丽娃河畔论文学》是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历史厚度的文学论著。它以丽娃河畔为研究对象,纵览了从晚清到当代的文学发展历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们对“中国”及其“现代”的诠释,直击当下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对老舍小说、上海现代派散文的深入分析,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2024-06-08 01:01:59
笔耕书海发表
《丽娃河畔论文学》是一部融汇传统与创新的文学研究集。它既传承了我国深厚的文学批评传统,又吸收了当代文学理论的新成果。作者们从文学感受、经世救世、先锋性、批评的漫游等多个角度展开论述,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多维度面貌。尤其是对散文家鲁迅的重新解读,颠覆了传统认识,令人耳目一新。
2024-06-08 01:01:59
青灯古卷发表
《丽娃河畔论文学》是一本拓展视野、开阔眼界的文学论丛。它汇集了众多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既有对经典作家的深入解读,又有对新兴文学流派的敏锐洞察。其中,关于秋瑾之死与“秋瑾文学”、批评的漫游性、记忆与书写的论述,尤为精彩。这本书为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值得每一位研究者细细研读。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