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反抗“平庸之恶”

反抗“平庸之恶”

作者: [美] 汉娜·阿伦特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4

价格: 39.00元

ISBN: 978720812116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1906—1975) 德裔美籍哲学家,20世纪重要的政治理论家、思想家,与西蒙娜•波伏娃、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曾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担任芝加哥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一生致力于考察现代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和人的政治行动,并对美国政治现实和犹太问题有着大量极富原创性的洞见。 主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人的境况》《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共和的危机》《犹太文集》《心智生活》《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等。 杰罗姆•科恩(Jerome Kohn) New School 阿伦特研究中心主任,阿伦特和布鲁歇尔夫妇遗稿保存人,曾长期担任阿伦特助手。

内容简介:

没有人比阿伦特更了解:20世纪的道德大崩溃,不是由于人的无知或邪恶,未能辨别道德“真相”,而是由于道德“真相”不足以作为标准,评判人们当下可能做出的事情。道德需要重建,而重建道德的前提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能够反抗道德崩溃时代平庸之恶的引诱,不放弃思考,不逃避判断,承担起应有的道德责任。 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艾希曼事件之后,阿伦特对于“平庸之恶”的回应,以及对纳粹犹太屠杀的评论。在这些文章中,阿伦特深入探讨了与平庸之恶相关的政治与道德问题,如“极权统治下的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思考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等等。“过去不再启示未来,人心在昏暗之中徘徊”,在人心无所依傍的时代,阿伦特犀利的视角和关切,为我们思考个人处境和选择立场提供了富有启迪的抓手。 本书是《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首收中研院研究员蔡英文专文导读:阿伦特为文一向关注现实的政治与道德的重大议题,文章的肌理糅合了冷静之概念分析与思辨的热情,因而带有相当大的思想激励。

目录:

中文版导读(蔡英文) 编者导言(杰罗姆•科恩) 文本说明(杰罗姆•科恩) 序言 ◎第一编:责任 独裁统治下的个人责任 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 集体责任 思考与道德关切——致W.H.奥登 ◎第二编:判断 反思小石城事件 《上帝的代理人》: 因沉默而有罪? 审判奥斯维辛 报应降临 译名索引 译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7 20:14:08
书中虫发表
《反抗“平庸之恶”》这本书可谓是对人性的一次深刻剖析。作者阿伦特指出,在极权统治下,个人容易沦为“平庸之恶”,这是一种毫无思想、不负责任的恶。这种恶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并不是由极少数邪恶的人所为,而是由无数普通、平凡的人在服从命令、执行制度时酿成的。阿伦特呼吁我们思考与判断,拒绝成为“平庸之恶”的帮凶。
2024-06-07 20:14:08
理性之声发表
阿伦特的《反抗“平庸之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20世纪道德大崩溃的根源——道德“真相”的缺失。她认为,面对极权统治的压迫,个体必须承担起道德责任,不能以“服从命令”或“只是一颗螺丝钉”为借口逃避判断。这本书发人深省,让我们重新审视个体的道德底线,思考如何抵抗平庸之恶的侵蚀。
2024-06-07 20:14:08
历史见证者发表
作为纳粹犹太屠杀的见证人,阿伦特在《反抗“平庸之恶”》中深刻地阐述了“平庸之恶”的本质及其对社会的危害。她指出,这种恶的根源在于对思考的逃避和对判断的回避。在极权统治下,个人容易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服从权威,从而成为平庸之恶的帮凶。阿伦特呼吁我们重视思考和判断,承担起个体的道德责任。
2024-06-07 20:14:08
道德指南发表
《反抗“平庸之恶”》是一本道德哲学的力作,阿伦特以其犀利的洞察力探讨了个人在极权统治下的责任与选择。她指出,个体不能以服从命令为借口逃避道德审判,而是必须基于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做出选择。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道德决策的指引,让我们在面对道德困境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捍卫自己的道德底线。
2024-06-07 20:14:08
人文主义者发表
阿伦特在《反抗“平庸之恶”》中鞭辟入里地批判了极权主义对人的异化。她认为,在极权统治下,个人容易失去自我,成为没有思想和道德感的工具。她呼吁人们回归人文主义精神,重视个体的独立思考和道德判断,抵制平庸之恶的侵蚀,捍卫人类的尊严和自由。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