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
作者简介: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Alessandro Baricco 卡尔维诺和艾柯之后,最受世界瞩目的意大利作家,在全世界拥有庞大的忠实读者群。 1958年生于都灵。1991年,处女作《愤怒的城堡》获得意大利坎皮耶罗奖、法国美第奇外国作品奖。1993年,《海洋,海》获得维多雷久文学奖和波斯克城堡文学奖。1994年,《丝绸》一出版便立刻登上意大利畅销榜,热潮迅疾燃烧整个欧洲,盘踞各国畅销榜单。1998年,《海上钢琴师》被知名导演托纳多雷改编成电影, 风靡全球,感动无数读者。 巴里科的作品,有着浓烈的艺术与童话气质,富有实验性与音乐感,浓缩着人类最为美好温暖的情感,既古老又新鲜,既传统又现代,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内容简介:
抒情诗般的语言,极简主义的典范之作 写尽了爱的静默、深沉与不可触及 一个男人生命中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海上钢琴师》原著作者巴里科畅销欧洲的经典之作 在德国,仅8周便销售了8万册,在法国畅销20万册 《泰晤士报》高度赞誉:“一个令人心碎的爱情故事。一部风格卓越的杰作。一颗由心醉神迷之魅力炼成的文学瑰宝。”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绢》,由凯拉·奈特利主演。 十九世纪中期,一场天灾几乎毁了法国的丝绸工业,受法国丝绸商人巴达比欧所托,退役军人荣库尔离开爱妻,赴日购买蚕种。在当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处在幕府末期的日本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切交易只能在暗中进行。当时势力较大的贵族原卿同意与荣库尔做这笔交易,但在商谈中,荣库尔却被原卿的小妾所吸引,尽管两人语言不通,但宿命一样的爱情还是开始了。随着荣库尔的四次旅程,两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 节制而优雅的行文,巴里科的欲望传说如此动人,充满微妙的情欲。 ——《卫报》 巴里科撰写的最为优美的故事。 ——《宣言报》 这本书的语言耐人寻味……它像民谣一般坦率,却拥有动人心脾的真正力量。 ——《丹佛邮报》 令人着迷的、抒情诗般的爱情故事,完美的历史小说,简洁、凝练的小型史诗,描绘了危机之中的人类心灵。 ——艾伦•切斯(书评人) 巴里科捕捉到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绪。这种情绪满足了人们童话的需要,这个童话带有一种成人的忧郁,和对幻灭的迷恋。 ——阿乙(作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