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朱德自述

朱德自述

作者: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9年8月

价格: 38.00元

ISBN: 978780173918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 中央文献研究室权威专家精心整理,共和国领袖真诚自述人生传奇历程。

内容简介:

朱德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并建树了丰功伟绩的人民领袖之一。他一生经历辛亥革命的云南起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出国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经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开创新中国社会主义大业的时期。他的革命历史“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周恩来语)。 本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编辑整理,集纳了朱德1937年春在延安先后接受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尼姆•威尔斯(即海伦•福斯特•斯诺)访问时关于他个人生平的口述记录,以及他所写的反映其生平经历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到朱德充满艰难险阻、暴风骤雨的斗争道路,以及在火与血的洗礼中铸就的伟大人格。 全书思想深刻,内容翔实,是一部难得的与领袖近距离接触,了解领袖心路历程的作品,读者能充分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历程和光辉品质。 朱德语录 我带兵的特殊战术是这样的:我本人身体健壮,可以和弟兄们共同生活,跟他们打成一片,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每次作战,无论大小,我总事先勘察地形,精密计划每项细节。我的主要战术一般都很成功,因为我细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我总是坚持从各方面弄清敌人阵地的情况……你仗打得越多,就越能掌握局势。 在长征中间,身体很强健。路上就没病过。多半是晚间走路,白天睡觉。有事马上就办。我只有一个担子,一个人,一匹马,一个马夫,四个特务员。每天差不多是走一半路,骑一半马。人还是感觉得很爽快,不感觉如何愁闷。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目录:

开篇自述 附:关于朱德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诞生在末琳琅寨下 开始读书 师从席聘三 参加科举考试 上新学堂 教书不是出路第二章 投身军界 在云南陆国讲武堂 参加云南重九起义 北上援川 滇南边界游击战 护国讨袁之役 驻军泸州 护法战争 附;赠昙华寺住持映空和尚诗文 逃离云南 在上海会见孙中山 附:在启程赴欧之前第三章 天涯寻正道 去欧洲一路见闻 留学德国 附:愿终身为党做军事运动 留学苏联第四章 大革命中 策应北伐到万县 创办南昌军官教育团 附:致孙炳文夫人书第五章 保存火种 南昌起义 南下受挫 在困境中与范石生合作 智取宜章 打垮许克祥 暴动烈火遍湘南第六章 星火燎原 井冈山的斗争 进军赣南、闽西 第一次反“围剿” 附:一九三一年春的一天 第二次反“围剿” 附:横扫七百里 第三次反“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第七章 长征两年 开始长征 附:爱兵如子 同张国焘斗争 附:“临大节而不辱” 率军北上 从苏区到长征中的生活 到了保安、延安 附:朱老总和战士第八章 跃马太行 复我山河,保我民族 太行前线寄家书(三封) 为母亲度饥荒求捐助信 《重逢》 华北抗战的总结(节选) 附:朱总司令在太行山时的一些情况第九章 延安岁月 关于部队生产的一封信 给女儿朱敏的信 回忆母亲 关于建设迫击炮分队及兵工生产的意见 附: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的两次发言 附:周恩来为朱德六十寿辰的贺词 致艾·史沫特莱女士的信 我相信可以亲自看到中国革命获得成功第十章 走向胜利 关于晋察冀军事工作的报告 关于军工生产等问题的报告 关于准备战略反攻问题的信 视察晋察冀野战军和冀中等地后的信 我把功劳往下面推 打长春可强攻或长围 在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上的四次讲话 附:亲切的关怀,难忘的教诲 附:军事工业的奠基人第十一章 心系祖国振兴 对美帝侵朝战争的对策 关于新疆工作几个问题的答复 加快建设海军的防卫力量 兵工生产同民用生产相结合 提议刘少奇为国家主席候选人 对农村办公共食堂问题的意见 在七千人大会中的讲话 给儿子朱琦的信 揭发林彪的问题 附:最后十年 附:永记父亲的教诲大事年表编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