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价格: 24.80元

ISBN: 978780142964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内容简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讲述有一位语言学家讽刺我要“东化”。他似乎认为这是非圣无法大逆不道之举。愧我愚陋,我完全不理解:既然能搞“西化”,为什么就不能搞“东化”呢?从人类几千的的历史来看,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目前流行全世界的西方文化并非历来如此,也绝不可能永远如此。“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决不应妄自尊大。但是我们也不应妄自菲薄。我们不应当囿于积习,鼠目寸光,认为西方一切都好,我们自己一切都不行。这我期期为以不可。

目录:

谈中国精神 东方文化 再谈东方文化 东西方文化的转折点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间的盛衰消长问题 议论东西方文化的意义 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 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 中国青年与现代文明 “天人合一”新解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西方不亮东方亮 西化问题的侧面观 东学西渐与“东化” 东西文化的互补关系 拿来和送去 “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6 21:44:20
书虫小唐发表
读季羡林先生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颇有感触。先生以宽广的视野,博古通今,论述东西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变迁,发人深省。他反对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主张跳出狭隘的思维定势,辩证看待东西方文化。读罢此书,我不仅开阔了眼界,也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2024-06-06 21:44:20
悠然居士发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本发人深省的著作。季羡林先生用他犀利的笔锋,揭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潮起潮落。他指出,东西方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我们既不能盲目崇洋媚外,也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024-06-06 21:44:20
读书郎发表
季羡林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它讲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揭示了文化交流的规律。季先生反对文化上的霸权主义,主张文化的多元化。他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
2024-06-06 21:44:20
文学少女发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本精彩的文化随笔。季羡林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探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他反对简单化的文化比较,主张在比较中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读罢此书,我受益匪浅,对东西方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2024-06-06 21:44:20
文化爱好者发表
季羡林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本有分量的书。它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邃的思想,阐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必然性。季先生认为,东西方文化既有冲突也有融合,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