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轮回

作者简介:
沈联涛(Andrew Sheng)2013年美国《时代周刊》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金融领域唯一得主。现任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召集人,中国投资公司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马来西亚总统经济顾问。曾于1998年10月~2005年9月连续三届担任香港证监会主席,并在2003 ~2005年间担任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主席,1993~1998年问担任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目前,他主持经合组织一亚洲开发银行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亚洲资本市场论坛。 沈联涛是马来亚大学访问教授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曾经撰写有关货币及金融领域的文章及著作,包括个人专著《银行业重组:1980年代的教训》(世界银行,1996年出版)。他毕业于英国Bristol大学,并获该校颁授经济学一级荣誉学位,1999年被该校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内容简介:
· 沈联涛 2013年美国《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100人唯一金融家 · 吴敬琏、刘明康、斯坦利·费希尔等人倾力推荐 · 寻找金融的真相! 金融的本质是一场不公平的骗局? 如果把金融家全都一脚踢开,这个社会是不是会更好? 我们遭遇的到底是金融危机,还是道德危机?抑或只是华尔街铺设的一个华丽丽的陷阱? 到底谁在掌握金融的规则与底线? 在这场混乱中,金融监管者的位置在哪里,他们看到了什么,又阻止过什么? …… 正如在自然科学中,实验是验证一切理论的途径;在社会科学中,历史才是真理的守护者。在人类智慧所囊括的诸多知识中,恐怕没有什么比真实的历史更为可靠的了。 尽管没有一次危机与前一次相同,但总是有一些可以应用的普遍原则不应被忘记。而当我们从这场绵延不绝的危机回头望去,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和顿悟? 经历及经验同样丰富的沈联涛,以内部人的视角对世界金融风暴进行了独特描述。作为亚洲金融的监管者,他曾亲身参与有关监管政策和国际金融体系设计的重要讨论。 在本书中,沈联涛结合自身经历,从制度及其演进的角度,在历史、宏观、微观三个层面审视了导致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007~2009年这段全球危机的种种原因:陈旧的思维模式、市场原教旨主义、宽松的货币政策、利差交易、松懈的监管、贪婪、裙带关系以及金融工程等。 作者全面生动地回顾了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各国(地区)的遭遇和危机发生前后的经济金融状况,并对危机各国(地区)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国际金融机构的救援措施进行了反思,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日本抵抗通缩的零利率政策诱发了利差交易,利差交易催生了亚洲的泡沫,而泡沫的破灭则摧毁了亚洲的经济。 这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表明,全球金融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程度是如此之深,以致我们目前用以应对关键事件的工具和组织结构完全是过时的。《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揭示了目前的金融政策和监管是无力应对全球泡沫的,并对需要变革的领域提出了建议。 作为原书典藏版,本书增加了首版精装版独有的索引内容,以及作者针对当前局势为此书特做的第二版自序,很有收藏意义。
目录:
第二版自序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分崩离析 第二章 日本和亚洲危机 第三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四章 银行业:最薄弱的环节 第五章 华盛顿共识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六章 泰国:全球化的业报 第七章 韩国:外强中干 第八章 马来西亚:特立独行 第九章 印度尼西亚:从经济危机到政治危机 第十章 中国香港: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策 第十一章 中国:龙的腾飞 第十二章 从危机到一体化 第十三章 金融工程的新世界 第十四章 金融监管出了什么问题? 第十五章 全球金融崩溃 第十六章 治理危机 索引 附录一 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大事记 附录二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