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

作者: 刘勇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

价格: 28.00

ISBN: 978730109852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心理批评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作家创作和读者接受的多种文化因素,如忏悔心理、隐逸心理、死亡心理、探秘心理,以及宗教文化心理等等。全书采用“问题式”的研究策略,将呈现出同一种心理文化印迹的现代作品归为一类,分析其异同,梳理其发展脉络,探微求源,为现代文学的研究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论述中涉及鲁迅、郁达夫、巴金、许地山、石评梅、周作人、废名、曹禺、老舍、张爱玲、张资平等数十位现代作家,通过个案剖析,在推测合乎逻辑并可以验证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作家的文化心理蕴涵,提出了一些新颖有趣的话题及见解。

目录:

【目录】 引论 心理学的渗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拓展 第一章 中国现代作家两大留学阵营的文化心理特征 一 中国现代“留日派”作家的文化心理 二 中国现代留学欧美作家群的文化心理 第二章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五四”作家的矛盾心理 一 “五四”:现代与传统的双重思考——从胡适的矛盾心理谈起 二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从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矛盾心态说起 第三章 从《明天》到《肥皂》:鲁迅小说的心理学阐释 一 心理分析批评与鲁迅的《明天》 二 鲁迅小说的心理学阐释及其他 第四章 从《女神》到《屈原》:郭沫若的创造心理探微 一 “一个伟大的婴儿” 二 “一个永远伟大的未成品” 三 “一个伟大的解释者” 四 一个锐意的尝试者 第五章 从郁达夫到巴金:现代作家的自卑情结与忏悔心理 一 忏悔心理:现代作家的一种情感升华 二 郁达夫:由自卑到自尊 三 巴金:绝不宽恕自己 第六章 从许地山到石评梅:现代作家的恋苦心理 一 “生本不乐”是为乐 二 苦中作乐苦亦乐 三 认同苦难与超越苦难 四 苦难与梦想的融合 第七章 从周作人到废名:现代作家的隐逸心理 一 生活情趣中潜在的归隐欲望 二 人生尤在虚空与实有之间 三 无可解:超然物外是其解 四 冲淡为衣 哀愁为绪 第八章 从老舍到张爱玲:现代作家的都市文化心理 一 老舍:北京文化的守望者 二 张爱玲:上海大都市的沉思者 第九章 以鲁迅为代表:现代作家的死亡心理 一 由生存超越死亡 由死亡实践生存 二 正因为死,才真正懂得爱 第十章 以曹禺为典型:现代作家的探秘心理 一 《雷雨》留下的谜 二 “日出”与“露水”的奥秘:不可同时生存 三 “原野”不等于“农村”:命运之谜的探究 第十一章 张资平创作模式的失衡:现代作家的性恋心理 一 背景:作为文学潜流的性意识 二 模式:审美与认识倾斜的启示 三 幸运与悲哀:读者和时代的审美心理取向 第十二章 李劼人“大河小说”的追求:现代作家的历史文化心理 一 历史长河的现实性开掘——李劼人小说的心理结构 二 凝聚着对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李劼人小说人物系列的心理分析 三 “健全的写实主义者”的那枝“令人羡慕的笔”——李劼人小说语言的心理功能 第十三章 林语堂《京华烟云》的底蕴:现代作家家族文化心理 一 中西文化背景之上的家族心理意识 二 瞬息之变:家族文化心理的人生感悟 三 永久之道:家族文化心理的生命体验 第十四章 对现实人生与终极人生的双重关注: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心理 一挣扎在“诗境”和“尘境”之间——从《死水》集看闻一多的宗教文化心理 二对现实人生与终极人生的双重关注——现代作家宗教文化心理的共同特征 三“实用”与“反实用”的宗教文化心理 结语 文学心理学:人的潜能与价值的再发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6 04:53:58
文学爱好者发表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作者运用忏悔心理、隐逸心理等多种心理文化因素,对鲁迅、郁达夫、张爱玲等数十位现代作家的作品进行了解读,既有理论深度,也有个案支撑,让人耳目一新。对于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2024-06-06 04:53:58
历史迷发表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文学研究著作,也是一部中国现代史的文化心理史。通过对现代作家的作品分析,作者揭示了中国现代社会中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和交融。本书对于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4-06-06 04:53:58
文艺青年发表
这是一本让我读得欲罢不能的书!作者用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将中国现代文学中隐藏的心理文化因素一一剖析出来。鲁迅的忏悔心理、郁达夫的隐逸心理、张爱玲的探秘心理,这些在作家作品中若隐若现的心理因素被作者捕捉到,并用心理学理论阐释得淋漓尽致。这是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文学之美的书,强烈推荐!
2024-06-06 04:53:58
学者发表
本书是刘勇教授在现代文学心理批评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作者运用心理批评的方法,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独到的见解。本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心理批评理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4-06-06 04:53:58
阅读达人发表
这是一本值得细读慢品的书。作者从心理学切入,分析了现代作家作品中隐藏的心理文化因素,揭示了作家创作和读者接受背后的文化心理机制。本书对于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读物。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