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儒家的当代阐释

儒家的当代阐释

作者: 季国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价格: 36.00元

ISBN: 978701008636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儒家的当代阐释》内容简介:《尚书•康诰》说:“惟引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日: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意思是:到了这一步(兄弟相残),执政的人不惩罚他们,上天赐给我们周朝老百姓的常法就会大混乱。应该赶快运用文王制定的刑罚,惩罚这些人,不能赦免。①周朝的一大发明就是把“天”和自己的统治联系起来。《中庸》第十七章引述了《诗经•大雅•假乐》中的话:“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再看孟子对于中国古典的尊崇:“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孟子•梁惠王下》)再举一例:“《诗》云:‘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孟子•离娄上》)孟子对自己继承前人思想体系的成就最自我欣赏的大概是这一段引述《诗经》的话:“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于周服,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孟子•离娄上》)翻译过来即是:殷商的子孙后裔,人数不止万亿。上帝既然已授意,便向周朝行臣子之礼。都对周朝行臣子之礼,可见天意也会转移。殷商之士英俊伶俐,到镐京参加“曷酒的祭礼(《诗经•大雅•文士》)。在这段话中,“上帝”和“天”同时出现。把“上帝”理解为在天上掌管天地一切事物的人格神似乎比较恰当。“天命”当然就是这个主宰天地事物的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命令了。到什么时候把“上帝”的意志、决定和作为合并到一个简单的“天”这个范畴之中。“天”变成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力,我们现在似乎找不到确切的文献说明。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十分重大的事件,肯定和这种变化关系密切。这个事件就是大名鼎鼎的“绝地天通”。

目录:

自序 详解孔教 一 儒学的结构分析 核心概念 重要概念 预设与公理 《四书》的深层结构 二 自组织的儒学系统 制度建构 伦理、道德与耻辱感人格 知识与教化 价值判断与自组织 三 从儒学到孔教 家与国——封建与郡县 共时性与历时性 儒术与孔教 本体论承诺与社会化需求 传统与信仰 四 孔教与统治社会 在历史中创造的历史性 凝聚与分裂 尊孔与反孔——辉煌与衰败 以人为食的利维坦 五 结语:孔教与权力话语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