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

旧梦重温

旧梦重温

作者: 李新宇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1-1

价格: 29.80

ISBN: 9787219084595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李新宇,著名学者。1955年生,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涉及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出版图书有《鲁迅的选择》《走过荒原》《帝国黄昏》《带一门学问回中国——盗火者严复》等书,湖南卫视“湖湘讲堂”《蔡锷将军》主讲人。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百年中国早期寻路的思想脉络。 清朝末年,从天朝迷梦中走出来的国人,经过“器物”、“制度”等层面的探索,关于国族的梦想,其中的不少仁人志士已经相当清楚,那就是建立现代的国家框架,走宪政共和之路。 可是,历史行进到1898年,清廷的屠刀斩灭了国人改良实现宪政共和的梦想,不少志士逐渐选择了武力。自此,暴力在中国社会的变革中越益显现。 1912年,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这个以很少量流血建立起来的共和国,成长并不顺利,及至1927、1928年,更是遭到了深深的创伤,乃至质的变化——从民主共和国,沦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党国”。 幸好,不少坚守梦想的先知们,在历史的行进中进行了不屈的抗争。虽然,他们没能阻止民国的最终堕落,但,他们的思索、探寻,对于现今依然在寻路的我们,仍然是很好的鉴借。

目录:

第一辑——大刀与革命 从菜市口开始 科举制废除之后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一个分歧 邹容和他的《革命军》 秋瑾就义前后的几个细节 秋瑾遗骨究竟迁葬多少次? 民国之前的国民理想 革命前夕的文化革命 黄花岗上想当年 难忘1912 1913:谁在保卫共和 第二辑 帝制与共和 文化上的新旧争夺 再说新旧争夺 不得人心的古德诺 蔡锷的光彩 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者 一次历史性的拜访 是是非非吴稚晖 吴稚晖的文化思想 高一涵与《青年杂志》 胡适与“好政府主义” 钱玄同的文化姿态 沈尹默的书法及其回忆 不该被遗忘的陈炯明 “三一八”之后 第三辑 抗争与坚守 令人遗憾的笔墨官司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 中东路事件中的陈独秀 抗战前后的胡适 从胡适的“请求更正”说起 傅斯年的性格 陈序经的命运 1928:新文化危机中的鲁迅 1929:新文化危机中的胡适 1942:陈独秀魂归五四 后 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