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纳税与应役
作者简介:
陈明光,1948年生,籍贯福建省德化县,生长于厦门市。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1977级本科毕业生。1984年获得厦门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并留校,1988年获得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校图书馆馆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唐代财政史新编》、《六朝财政史》、《汉唐财政史论》等著作十余部(含合著)。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纳税应役,既是影响国计民生乃至王朝兴盛衰亡的财政经济活动,也是影响广泛的社会生活活动。本书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勾勒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源流及其由人头税向资产税演变的历史趋势;阐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丁、资产、社会等级、职业区分与纳税应役的具体关联;审视田赋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税种,其征纳、减免等税务活动及其所映射的各种社会场景;揭示古代吏治、乡里组织对平民百姓纳税应役的影响;论述古代王朝采取轻徭薄赋政策或者施行苛税重役对民生、经济和社会治乱带来的不同后果。
目录:
目录。Contents 一、赋、税、役的分与合/001 (一)赋、税、役的起源 / 001 (二)税、赋、役的演变 / 005 二、人丁与资产 / 029 (一)人口调查与户籍编制 / 030 (二)田地调查与“据地出税” /059 (三)家产评估与“计赀定课” /071 三、社会等级与职业区分 / 105 (一)“贵者”的赋役优免 / 106 (二)“贱民”的应役 / 130 (三)元朝和明朝的“诸色户计” / 143 四、田赋征纳诸场景 / 151 (一)纳税通知 / 151 (二)本色与折纳 / 167 (三)起征与完纳期限 / 178 (四)输纳的地点与方式/185 (五)完税验收与完纳凭证 / 191 (六)“损免”与“灾伤检放” / 205 (七)逃户、逃田与纳税应役 / 242 五、平民与兵役、匠役、徭役的应承 / 266 (一)兵役的应承 / 266 (二)匠户的应役 / 279 (三)徭役与“差遣之法” / 305 六、吏治与纳税应役 / 322 (一)“有法不依” / 324 (二)“法外加征” / 338 (三)胥吏营私舞弊 / 341 (四)乡官里胥的敲诈勒索 / 362 七、轻徭薄赋与苛税重役 / 369 主要引用书目与参考文献 / 403 ( 一 ) 资料书 / 403 (二)今人论著 / 408 增订本后记 / 41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