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散文

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等,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被读者们称为“时代的良心”,曾荣获但丁文学奖等多种国际奖项。 1927年初,巴金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笔名“巴金”。1928年,他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此后,创作了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杂记》、《忆》、《短简》等散文集。新中国成立后,巴金笔耕不辍。1962年出版的《巴金文集》(14卷)收入了其新中国成立前的作品。进入耄耋之年,巴金先生还写出了《随想录》等富于哲理的巨著。 在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巴金共有一千万字的著作和数百万字的译著。其著作先后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海内外广为流传。2003年,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
《名家精品阅读:巴金散文》主要讲述了,巴金散文最精彩的篇章是那些怀念故人和歌颂普通人高尚精神的作品。如早期的《忆范兄》、《纪念憾翁》,建国后的《忆鲁迅先生》、《哭靳以》、《廖静秋同志》以及那篇感人肺腑的《怀念萧珊》。巴金散文最大特点是真挚亲切,以情动人。这主要得益于他喜欢用第一人称写文章。巴金倾述感情不借助热情只捉炽烈的语言和华丽铺陈的辞采,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与你促膝谈心,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自然地感染读者。他的语言水静沙明,一清到底,自然流畅,毫不造作,于平淡中见文采,通脱之处出意境,自然之中求严谨。《怀念萧珊》是最能体现巴金散文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他为纪念亡妻而作的悼文。该文在平凡的叙述中,充溢着震撼人心的悲痛,透过这种悲痛所传达出的对妻子的挚爱,对“文革”的控诉,对刽子手的痛恨,都自然地奔涌出来,再次显示出巴金散文自然真实的艺术魅力。
目录:
批注式阅读范例 最初的回忆 家庭的环境 做大哥的人 我的幼年 我的几个先生 “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 耶稣和他的门徒 繁星 吉布的 海上的日出 海上生明月 鸟的天堂 机器的诗 一个女佣 我的呼号 我的梦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日在上海 醉 在轰炸中过的日子 桂林的微雨 黑土 静寂的园子 “重进罗马”的精神 悼鲁迅先生 爱尔克的灯光 风 雷 雨 日 月 星 狗 虎 伤害 梦 废园外 灯 月夜鬼哭 怀念萧珊 一颗桃核的喜剧 小人?大人?长官 重来马赛 沙多?吉里 小骗子 大镜子 小狗包弟 访问广岛 再论说真话 赵丹同志 说梦 十年一梦 说真话之四 愿化泥土 汉字改革 “掏一把出来” 我的哥哥李尧林 我的老家 再忆萧珊 “创作自由” “从心所欲” 卖真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