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中国古文献学

中国古文献学

作者: 孙钦善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5

价格: 58.00元

ISBN: 978730106627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则教材之一,紧扣“古文献学是关于古文献的阅读、研究、整理和利用的学问”这一学科实质,针对为古籍整理和古代文史学习研究(乃至全部中国古代学科学习研究)服务的宗旨,介绍古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将理论与历史的经验成果相结合,理论与现今的经验成果相结合,理论与编写者本人的经验成果相结合。三者合一,避免孤陋拘守;据实切要,避免了纸上谈兵。 学习、研究、发展古文献学,不断提高古文献整理的水平,对于保存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文献典籍,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意义重大而深远。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古文献综述 第二节 古文献学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章 目录 第一节 目录名称的由来、演变和目录的体制 第二节 中国古文献目录的特点和优良传统 第三节 目录的功用 第四节 古文献群书目录的种类 第五节 古文献目录的传承源流和准确利用 第三章 版本 第一节 版本与版本学 第二节 纸书的装帧形式 第三节 纸书版本的类别 第四节 版本的鉴定 第五节 版本源流系统的考证 第四章 校勘 第一节 校勘与校勘学 第二节 古文献错乱的情况和原因 第三节 校勘的基本方法和方式 第四节 校勘的历史成果和经验 第五节 校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五章 辨伪 第一节 辨伪学的内涵、意义及伪书产生的复杂原因和情况 第二节 辨伪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辨伪的历史成果和经验 第四节 现当代辨伪概述 第五节 辨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六章 辑佚 第一节 辑佚与辑佚学 第二节 古书散佚的情况、原因和辑佚的意义 第三节 辑佚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辑佚的历史概述 第五节 辑佚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七章 古文献的语文解读(上)——总说·文字 第一节 语文解读在古文献学中的基础地位及所涉及的有关问题 第二节 文字 第八章 古文献的语文解读(中)——音韵 第一节 语音学常识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 第三节 古代的注音法和反切 第四节 古代的韵书和韵部 第五节 古代的字母和声母系统 第六节 等韵 第七节 上古音 第九章 古文献的语文解读(下)——训诂 第一节 “训诂”释义和训诂学的定义 第二节 训诂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训诂史略及有关成果 第四节 正确进行训诂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十章 古文献的内容考实 第一节 古文献内容考实的范围和意义 第二节 中国古代关于古文献内容考实的经验和成果 第三节 近代以来关于古文献内容考实的经验和成果 第四节 古文献内容考实的主要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古文献的义理辨析 第一节 义理与义理学 第二节 义理学的历史概述 第三节 辨析义理的正确方法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5 20:59:43
书海漫游者发表
《中国古文献学》是一部经典之作,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古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古籍整理和文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书中将历史经验、理论知识和实践探索融会贯通,既有学术高度,又兼顾实用性,让人读之受益匪浅。
2024-06-05 20:59:43
古籍爱好者发表
这本书仿佛是一座知识宝库,为我打开了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窗户。孙钦善先生的文笔流畅生动,将晦涩难懂的古文献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轻松入门。书中丰富的案例和实证资料,更是让我对古籍整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24-06-05 20:59:43
文史研究者发表
作为一本教材,《中国古文献学》内容全面、体系严谨,既涵盖了古文献学的理论基础,也提供了具体操作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融入了作者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使得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为文史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2024-06-05 20:59:43
传统文化传承人发表
在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如何寻找到真正的学术价值?《中国古文献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本书从古文献学的本质出发,着重强调了古籍整理和研究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读完此书,我深感责任重大,更坚定了传承文化、弘扬经典的决心。
2024-06-05 20:59:43
古籍工作者发表
作为一名古籍工作者,我特别欣赏《中国古文献学》中对古籍整理的深入探讨。书中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整理方法和步骤,还强调了古籍整理的原则和伦理规范。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从事古籍整理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严谨、规范和高效。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