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

苍茫古道:挥不去的历史背影

苍茫古道:挥不去的历史背影

作者: 范 稳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01-01

价格: 22.80

ISBN: 978722202899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范稳,青年作家,现居昆明。曾出版过长篇小说《清官海瑞》等,并在杂志上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若干年来一直从事滇、藏地区的文化研究,并尝试着将其成果运用于文学创作,曾撰写过记述地域文化的图书《茫茫古道:挥之不去的历史背影》、《高黎贡:人类的双面书架》等著作、文章,为当前反映西南边民生活有实力的作家。

内容简介:

没有想到,我在滇藏采访到的第一个活佛不是在藏区,也不是个藏族,而是云南丽江的纳西人。文化与宗教的包容性在我的滇藏之行所见到的第一个活佛身上,体现出无与伦比的光芒和魅力。我为滇藏线博大精深的文化含量深深折服。 由于从和开祥老东巴那里得到了这条采访线索,那天我几乎一夜没睡踏实。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找到丽江地区文联主席李理兄,问他可否认识白马龙潭寺的一个纳西活佛?没想到李理张口便说:“白龙潭的活佛,咋个不认识,我的朋友么。”(后来我才明白,要不是有李理兄引荐,别说采访活佛,大概连面都见不着。)我在李理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城市一隅的白马龙潭寺。在寺庙的外面一条小巷和新辟出的环城大道相连。可以想象,从前这里也应是个清静之地,只不过在这几年城市的急剧膨胀中,小小的寺庙便从一个曾经很辉煌突出的地位,退缩到钢盘混凝土的楼群中去了。 但是寺庙的袅袅紫烟照样飘拂,尽管已很柔弱了。 与我后来在藏区见到的那些金碧辉煌、殿堂巍峨的庙宇相比起来,丽江白马龙潭寺就小得不能再小了。它不过是正厢有一大间朝南的一层建筑——既非藏式,也非汉传佛教的寺庙样式,其风格有点像纳西民居,也有宽大的“厦子”(走廊),“厦子”有些零乱,摆放有一个碗柜、一张小桌子、几张小木凳、一些瓶瓶罐罐一类的世俗生活用品。显然,知是谁将这个“厦子”作为吃饭的地方。 目录 第一章 藏东南,被“发现者们”忽略的走廊 第二章 巩本知,进入藏区的跳板 第三章 古道西凤,被寻找回来的文明 第四章 丽江的宽容 第五章 西藏的前院 第六章 吉祥如意的地方 第七章 金沙江峡谷中的达摩 第八章 古道苍茫 第九章 东竹林,像村庄一样的寺庙 第十章 阿墩子,阿墩子 第十一章 雪山峡谷的子民 第十二章 穿越大峡谷 第十三章 盐井故事 第十四章 澜沧江两岸的盐田 尾声:追寻两个历史的背影

目录:

第一章 藏东南,被“发现者们”忽略的走廊 第二章 巩本知,进入藏区的跳板 第三章 古道西风,被寻找回来的文明 第四章 丽江的宽容 第五章 西藏的前院 第六章 吉祥如意的地方 第七章 金沙江峡谷中的达摩 第八章 古道苍茫 第九章 东竹林,像村庄一样的寺庙 第十章 阿墩子,阿墩子 第十一章 雪山峡谷的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5 22:12:55
诗意的行者发表
翻开《苍茫古道》,仿佛踏上了一趟历史探幽之旅。作者以纳西活佛作为引子,带我们深入滇藏文化腹地,领略不同民族与宗教的碰撞与融合。书中描绘的丽江白马龙潭寺,虽不及藏区寺庙的巍峨壮丽,却别有一番质朴之美,让人不禁联想到纳西民居的独特韵味。
2024-06-05 22:12:55
探秘之旅发表
《苍茫古道》是一本关于滇藏文化的历史考察之作。作者通过探访藏东南、巩本知、丽江等地,勾勒出藏区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与演变。书中对白马龙潭寺的描绘,打破了我对寺庙的刻板印象,让我领略到纳西民居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2024-06-05 22:12:55
文化的熔炉发表
《苍茫古道》是一本关于不同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精彩著作。作者通过对滇藏地区的深入考察,展示了藏区佛教与纳西民居的和谐交融。丽江白马龙潭寺的案例,更是生动诠释了文化包容性的力量,让人不禁感叹不同文明之间的丰富多彩。
2024-06-05 22:12:55
历史的回声发表
在《苍茫古道》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揭开了滇藏文化历史的迷雾。书中对巩本知古道的描述,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感受着历史的苍凉与厚重。丽江白马龙潭寺的宁静与悠远,更让我领会到文化传承的魅力。
2024-06-05 22:12:55
खोज者的心发表
《苍茫古道》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探索之作。作者带领我们踏上滇藏历史文化的探寻之旅,从藏东南到丽江,每一处古迹都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白马龙潭寺的小巧与质朴,更是让我印象深刻,让我看到了纳西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独特融合。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