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

作者: 张桃洲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4

价格: 24.00元

ISBN: 978730108357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张桃洲,男,1971年3月生于湖北,2000年12月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和评论、中国现代文学及思想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03年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内容简介:

新诗的生成是现代汉语及其语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书旨在探讨:处于“现代性”境遇中的中国诗人,如何运用结定的语言材料——现代汉语,和言说空间,将自身的“现代”经验付诸“现代”表达?或者说,现代汉语如何被中国诗人用来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诗?语言和经验如何在诗人的倾力熔铸下获具“现代”的诗形?

目录:

序 导论 中国新诗话语研究 上篇 理论探讨 第一章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 ——20世纪中国新诗语言问题 第二章 从外部音响到内在节奏 ——新诗格律问题的再思 第三章 中国新诗的对应性特性 ——以40年代和90年代为例 第四章 “新民歌运动”的现代来源 ——一个关乎新诗命运的症结性难题 第五章 主体意识:介于个体与群体之间 ——中国新诗的两种人称辨析 第六章 历史转换的悖谬与契合 ——“四五”诗歌运动的诗学意义 第七章 语言与精神的两难 ——透过鲁迅考察中国新诗的境遇 第八章 别样的新诗本质观 ——重解废名对新诗的解说 第九章 现代解诗学与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史论建构 ——从孙玉石的新诗研究看现代主义的理论维度 下篇 现象评析 第十章 有待开掘的矿藏 ——“九叶诗派”的历史形象 第十一章 存在之思:非永恒性及其魅力 ——发掘冯至《十四行集》的内蕴 第十二章 徘徊在诗与思的幽径 ——郑敏诗思与诗学言路的共通性 第十三章 “独自成俑”的诗与人 ——粱小斌与朦胧诗的历史命运 第十四章 现代诗歌的位置 ——王家新与90年代诗歌型变 第十五章 穿梭于地面的技艺 ——臧棣与90年代诗学核心 第十六章 寻找话语的森林 ——朱朱:90年代诗歌的词与物 第十七章 “在歌曲中居住……” ——西渡与90年代诗歌的声音问题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5 16:17:31
书香四溢发表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一书,以独特视角探究现代汉语与新诗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语言和经验在诗歌创作中的相互作用。作者张桃洲的文字凝练精辟,引经据典,既有理论高度,又不失文采斐然。通过对众多现代诗人的作品分析,本书揭示了现代汉语丰富多变的诗学内涵,对理解和欣赏当代诗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4-06-05 16:17:31
飞花逐月发表
读《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宛如踏入了一座诗学的迷宫,每一页都暗藏着惊喜与启发。作者张桃洲以扎实的语言学功底和敏锐的诗性洞察,抽丝剥茧般地解析了新诗的语言密码和意象构成。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现代汉语诗歌独特美学特征的钥匙,引领我们领略现代诗人笔下那瞬息万变的诗意世界。
2024-06-05 16:17:31
墨香满怀发表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和阅读趣味的著作。作者张桃洲以严谨的理论体系和细腻的笔触,剖析了现代汉语在新诗创作中的演变和创新。全书逻辑严密,行文流畅,不仅适合文学研究者深入探究,也为普通读者欣赏现代诗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24-06-05 16:17:31
风月无边发表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一书,犹如一面镜子,照亮了现代汉语的诗性底蕴。张桃洲教授以独到见解,揭示了现代诗人如何通过语言的精妙运用,将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转化为具有震撼力的诗句。本书不仅是一部语言学专著,更是一份珍贵的诗歌赏析指南,引领我们领略现代诗歌的无穷魅力。
2024-06-05 16:17:31
诗情画意发表
在《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一书中,作者张桃洲以诗人的笔触和学者的严谨,探索了现代汉语与新诗的交融与碰撞。本书旁征博引,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地阐述了现代汉语如何为新诗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也展现了新诗人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来塑造独特而迷人的诗意图景。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