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作者: 陈平原,王德威 编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

价格: 45.00元

ISBN: 978730109003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2003年11月北京大学召开了“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乃会议论文的结集。书中关于北京的论述,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讨论对象包括北京的文学(小说、诗歌、小品文)、艺术(绘画、戏剧、音乐)、教育、传媒、宗教、建筑、生活环境以及民族意识等,穿越诸多学科领域,多有创见。在对北京的“阅读”、“记忆”与“想象”中,兼及了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漫游者的好奇心,是一本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集。相信其出版将为崛起中的“北京学”添加一块有分量的砖瓦。

目录:

序一 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 序二 金元时期北京地区全真教活动 繁华入梦 ——明代士人记忆中的北京三大市 清代京师旗人生活 “宣南诗社”与嘉道之际的士风 戏曲史叙述中的北京“堂子” 旧戏台上的文明戏 ——田际云与北京“妇女匡学会” 从护花人到知音 ——清末民初北京文人的文化活动与旦角的明星化 世变中的音乐教育与音乐家 ——由北京李抱忱到广东黄友棣 市井的回响 ——《三侠五义》中的方言与京华说书人 香山健锐营与京城八大胡同 ——穆儒丐笔下民国初年北京旗人的悲情 雅人趋俗,俗人却雅 ——张恨水北京小说雅俗错位的文化意涵 王度庐的京味女性成长小说 北京是上海的产品吗? 国际视角与本土文化 ——民国文学中的北京 30年代北平的大众文化与媒体炒作 ——关于刘景桂情杀案 “某籍某系”和“东吉祥诸君子” ——1920年代中后期北大的两个教授集团 “边城的荒野留下少年的笛声” ——19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的城市记忆与文化心态 小品文与“京派”的审美观 沈从文与北京 ——现代性及其危机 北京梦华录 ——北京人到台湾 台湾人在北京 ——1949前在京台湾作家简论 女性小说的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林海音与凌叔华的北京故事 城市景观与历史记忆 ——关于龙须沟 时空流转现代 ——1980-1990年代小说中的北京记忆 “国都”与“全球都市” ——双重想像的混杂 清乾隆时期朝鲜使者手记中的北京民俗与政治 芥川龙之介的北京体验 ——短篇小说《湖南的扇》和佐藤春夫《女诫扇绮谭》 既“远”且“近”的目光 ——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 附录一 “五方杂处”说北京 附录二 想像北京城的前世与今生 ——答新华社记者刘江问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5 16:41:40
书海泛舟者发表
《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一书,汇集了国内外学者对北京的研究成果,从文学、艺术、教育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本书视角独特,论证严谨,既有学术深度,又不乏文人情怀,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对于研究北京文化、城市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和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目。
2024-06-05 16:41:40
文史爱好者发表
打开《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仿佛踏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本书收录的论文深入剖析了北京这座历经沧桑的古都,从其文学、艺术、教育等多个侧面展现了北京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作者们以严谨的学术精神和细腻的情感笔触,带领读者领略了北京的独特魅力,激发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探索。
2024-06-05 16:41:40
漫游北京城发表
对于一个北京人来说,《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就像是一本打开这座城市奥秘的钥匙。本书以多学科视角切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北京的文化脉络和历史积淀。通过这些论文,我不仅对北京的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这座城市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内核有了新的认识。
2024-06-05 16:41:40
学术探索者发表
《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是一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力作。本书汇集了众多学者对北京这座城市的深入探讨,涉及文学、艺术、教育、建筑、宗教等诸多领域。作者们以严谨的学术考证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了北京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图谱。对于致力于北京研究的学者来说,本书是一份宝贵的学术资源。
2024-06-05 16:41:40
城市观察家发表
《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是一本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著作。本书通过对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学、艺术、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北京的文化地图。作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既有宏观的考察,又有微观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北京这座复杂而多维度的城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