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

非正当性的支配

非正当性的支配

作者: (德)马克斯・韦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3

价格: 16.00元

ISBN: 978756335251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马克斯・韦伯,德国学者,与马克思、涂尔干齐名,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历任柏林、费莱堡及海德堡等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及《经济与社会》等最重要,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最为国内读者所知晓。

内容简介:

现代的社会是个“公民社会”,而“公民的概念,就西方史学而言,实与“市民”密不可分。在西方市民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共同体的出现,在韦伯看来,无疑是其中最具关键性的转捩点。然而,此一共同体得以形成,却又是奠基在与传统束缚——包括氏族的羁绊、外来政治支配等——的决裂上。韦伯用“非正当性的支配”来形容西方的城市,正是为了凸现出这些城市共同体支配权力的自主性,以及其权力来源之挣脱传统的“篡夺性”。这样一个市民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有意了解现代公民社会的读者不得不掌握的背景知识。    本书原为韦伯《经济与社会》一书第2卷第9章“支配社会学”的第7节。原标题为:“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以与前六节所讨论的“正当性的支配”作一对比。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将前六节列入《支配社会学》一书,此节则单独成为本书。

目录:

序言 译序 第一章 城市的概念与类型 一 城市的经济本质,市场聚落 二 “消费城市”与“生产城市” 三 城市与农业的关系 四 经济发展阶段之一的“城市经济” 五 政治-行政的城市概念 六 要塞与镇戍 七 要塞与市场合一的城市 八 西方城市的“共同体”性格与“市民”身份资格,东方城市此两概念之阙如…… 第二章 西方的城市 一 土地法与人的法律地位 二 兄弟盟约之城邦的出现 三 东方妨碍兄弟盟约之城市出现的因素:禁忌与氏族制其他的巫术性制约;兄弟盟约的前提 ――巫术性制约的崩解 四 氏族对古代与中古城市的意义 五 西方誓约共同体的兄弟盟约,其法律与政治的结果 六 城市联盟的社会学意义 第三章 古代与中世纪的门阀城市 一 门阀的本质 二 威尼斯门阀支配的形成――贵族之独占、闭锁性的支配 三 意大利其他共同体的门阀支配:缺乏闭锁性与Podesta制的采用 四 英国城市的寡头统治及其所受皇室行政的制约 五 北欧市议会门阀与手工业行会的支配 六 西洋上古的氏族卡理斯玛王制 七 沿海地区的战士聚落与西洋上古的门阀城市 八 与中古欧洲的差异 九 古代与中世纪门阀经济性格的类似性 第四章 平民城市 第五章 古代与中世纪的民主制 译名对照表 索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5 16:54:09
书香漫步发表
这本书从城市的视角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中权力支配的本质。韦伯认为,西方城市共同体的形成建立在对传统束缚的决裂之上,这体现了城市权力来源的“篡夺性”。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一过程,为理解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024-06-05 16:54:09
浩瀚烟云发表
《非正当性的支配》是一部思想深刻、论述精辟的社会学著作。韦伯从城市共同体入手,阐释了现代社会中公民和市民的概念及其演变。他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分析为我们理解权力支配的本质提供了新的启发。
2024-06-05 16:54:09
思无涯发表
韦伯的《非正当性的支配》是一本学术含量极高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城市共同体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权力支配与传统束缚之间的复杂关系。书中提出的“篡夺性”支配概念发人深省,值得深入研读。
2024-06-05 16:54:09
文史园地发表
《非正当性的支配》是一本对社会学理论有着重大贡献的著作。韦伯从城市社会的角度阐述了权力支配的非正当性特征,提出了“市民”与“公民”的概念,为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2024-06-05 16:54:09
哲思漫谈发表
韦伯的《非正当性的支配》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社会学经典。作者以城市共同体的演变为切入点,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权力支配的根源和后果。书中提出的支配社会学理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