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陪都史
作者简介:
丁海斌 男,汉族,原籍山西省寿阳县,1962年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哲学博士。现任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档案学、历史学研究生导师,曾任辽宁大学历史系主任、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辽宁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图书馆副馆长(主持工作)等职。以档案学(主要方向:档案学基础理论、中国档案史、电子文档管理)、历史学(主要方向:中国古代陪都现象、清史、中国科技史)、科技哲学(主要方向:中国古代“官科技”)等为主要学术领域,共出版著作20余部,学术文章150余篇。主要著作有《清代陪都盛京研究》、《清代“官科技”群体的养成与结构研究》、《档案学理论与历史研究》、《中国科技档案史纲》、《中国科技档案史》、《电子文件管理基础》、《中国古代科技档案遗存及其科技文化价值》、《档案学的哲学与历史学原论》等。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规划项目等科研课题约20项。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陪都史》作者对陪都历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其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在世界上具有特殊意义、在本国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现象——陪都现象。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之外其他各国也曾有过陪都。如俄罗斯的莫斯科与圣彼得堡(1713年,沙皇一世将俄国首都迁到圣彼得堡,莫斯科成为“陪都”)。但陪都在其他各国不能构成一种历史现象,因为它们不是一种经常性、连续性的设置。而在中国古代,由商到清,这种设置连绵不绝,可以称为“陪都现象”。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陪都现象概述 第一节 陪都的相关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中国古代陪都现象产生与长期存在的原因 第三节 中国古代陪都的类型与功能 第四节 中国古代陪都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陪都 第一节 商朝以前的都城 第二节 商朝陪都 第三节 周朝陪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陪都 第一节 秦圣都 第二节 秦、西汉、新莽的陪都――洛阳 第三节 东汉陪都――长安、宛、雒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陪都 第一节 三国时期的陪都 第二节 十六国的陪都 第三节 北朝时期的陪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陪都 第一节 隋朝陪都 第二节 唐朝陪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五代十国时期的陪都 第一节 后梁的陪都――西都洛阳 第二节 后唐的陪都 第三节 后晋的陪都 第四节 后汉的陪都 第五节 后周的陪都 第六节 吴的陪都 第七节 南唐的陪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宋朝的陪都 第一节 北宋陪都之西京洛阳 第二节 北宋陪都之南京和北京 第三节 南宋行都之建康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辽、金、西夏时期的陪都 第一节 辽朝的首都与陪都 第二节 金朝的陪都 第三节 西夏陪都西京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元朝时期的陪都 第一节 上都的历史沿革与重要历史意义 第二节 元朝陪都上都的政治 第三节 元朝陪都上都的建筑 第四节 元朝陪都上都的文化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明朝的陪都 第一节 北京开封府 第二节 中都临濠府 第三节 南京应天府 第四节 兴都承天府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清朝的陪都 第一节 留都盛京 第二节 行都承德 本章小结 附图:历代都城与陪都图 附表:中国古代陪都列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