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禁止与引诱

禁止与引诱

作者: 张志扬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1999-12-01

价格: 22.0

ISBN: 9787542612625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禁止与引诱》是作者写于1987年的哲学随感录,《门》写于1992年,本书是由上述二著中的部分内容编成。作者认为自己写下的东西,只能算习得,或把自己的经历描述出来,或把阅读他人的思想事实或经验事实变成自己的问题与感受描述出来,其中当然有他独到的见解,大都在转换语境的再叙事层面上。张志扬从来没有想要去命名,只是想阐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读此著必须细细咀嚼,方能悟透其中的三昧。

目录:

目 录 前言 语式,漂浮的建筑物 上编 禁止与引诱 小引 “拿根据来!, 自画像与面具(承受与反省) 私人画室 揭不去的面具 我知道我的伪善成了我的宿命 母亲的癌病房 我的脊背足够的宽阔 抓住大思想家的 “踵”而肆虐 我时常遭受虚无的袭击 道德是完善者的原罪(放逐与疏远) 我深感人生的悖论 从偏瘫到死 变着花样的重复佩带着 历史的峨冠 情感要求真实 骗者与被骗者的自欺构成 一个伟大心灵的脆裂 希望、绝望、无望 道德是有限者的 罪证 日常生活的陷阱 解脱中复活的信守(理解与超越) 自信就是宽容他人自信 理解的障碍性匮乏“我读―我 写”成为雕塑 句式,信守中死去的解脱“死亡比罪恶跑 得快”人,其实是不受伤害的 独步虚无的孤行者 “你是世界的光,我却在黑暗里走”(虚无与上帝) 人生如“悬”“这个女人在受苦”神秘是不可名状的虚无 感 谁也拯救不了世俗 上帝能够接受虚无的洗礼吗? 墙和糊墙纸 下编 门 小引 读书 禁止与引诱 ――追问“原罪”之源 论无蔽的瞬息 ――兼论“诗人哲学家”的命运 评伽达默尔的萨尔茨堡讲演 ――关于“作为游戏、象征和节日的艺术” 是路,还是风? ――读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Babel,解构主义的象征 尺度与参照 ――关于现代绘画、现代文学的访谈二则 无常的毁灭与不朽的生命 ――读毛姆《月亮与六便士》有感于个性和天才 心灵为何焦灼? ――读茨威格《心灵的焦灼》 托尔斯泰走了 ――读茨威格《逃向苍天》 卡夫卡距离 ――读卡夫卡《城堡》、《法门》、《圣旨》 生存的两难处境 ――读易卜生《罗斯莫庄》 在返回感觉之根的途中 ――解柯尔维尔不可言说的焦虑 视觉与思索 ――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与《放大》 谁来忏侮? ――读《ABSOLUTION》 不避讳者的旁白 读“衰落” 后 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5 05:37:03
书虫爱读书发表
《禁止与引诱》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哲学随感录,作者以独到的见解阐述了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思考。书中没有宏大的理论体系,而是由一个个看似碎片化的随笔组成,却能引发读者深入的思索和共鸣。作者对语言的驾驭炉火纯青,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品味,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既获得知识的启迪,又感受到思想的愉悦。
2024-06-05 05:37:03
文艺青年发表
《禁止与引诱》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的杰作,作者打破了传统叙事结构,用碎片化和非线性的方式呈现了自己的思想。书中充满了象征和隐喻,需要读者用心去解读。虽然阅读过程有些晦涩,但对于喜欢思考的人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思想盛宴。作者对生存意义和人的自由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引发了我对自身存在和世界本质的思考。
2024-06-05 05:37:03
哲学爱好者发表
《禁止与引诱》是一本哲学思辨的文本,也是作者对自身思想历程的一次梳理。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哲学体系。书中对语言、符号、意义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哲学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理解。虽然书中的思想有些晦涩,但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哲学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作。
2024-06-05 05:37:03
心灵探索者发表
《禁止与引诱》是一本心灵探索之旅,作者带着我们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探寻那些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和恐惧。书中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直面自己的内心,与自己对话。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仿佛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更加认识了真实的自我,也更加明白了生活的意义。
2024-06-05 05:37:03
社会观察者发表
《禁止与引诱》是一部社会批判的檄文,作者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进行了犀利的观察和反思。书中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虚伪、腐败和不公,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体制的压抑和人性的扭曲。虽然这本书出版于二十多年前,但其中的批判性论述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发人深省。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