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作者: 周裕锴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1

价格: 28.00元

ISBN: 978720804645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以西方阐释学理论为观照,以中国学术史为对象,对中国古代内在俱足的阐释学理论和诞生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上的阐释学传统作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和总结。《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认为“先秦诸子的论道辩名,两汉诸儒的宗经正纬,魏晋名士的谈玄辩理,隋唐高僧的译经讲义,两宋居士的参禅说诗,元明才子的批书评文,清代学者的探微索隐,各有其标举的阐释理论或阐释方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诞生于中国文化土壤上的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阐释学理论足可与西方阐释学理论相媲美。《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充分注意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精神的深刻差异,力图建构中国古代阐释学的理论网络,以实现东西方文化之间有体系的跨文化对话。

目录:

内容提要(中文) 内容提要(英文) 前言 第一章 先秦诸子论道辨名 一、 循名责实:指称与世界 二、 知者不言:真理与体验 三、 尽言尽意:形上等级制 四、 以意逆志:意图的重建 五、 知言知人:理解的循环 六、 见仁见知:象喻性文本 第二章 两汉诸儒宗经正纬 一、 阴阳谶纬:神学的诠释 二、 教化讽谏:政治的诠释 三、 训诂笺注:语言的诠释 第三章 魏晋名士谈玄辨理 一、 言意之辨:正名与无名 二、 得意忘言:九方皋相马 三、 辨名析理:清谈的妙用 第四章 隋唐高僧译经讲义 一、 译经:橘化为枳 .二、 义解:移花接木 三、 习禅:见月亡指 第五章 两宋文人谈禅说诗 一、 疑古:理性批判 二、 心解:情性体察 三、 论世:本末探究 四、 释事:密码破译 五、 活参:自由解读 六、 亲证:存在还原 第六章 元明才子批诗评文 一、 水月镜花:抗诠释文本 二、 醉翁寱语:不说破原则 三、 借杯浇臆:主观性阐发 四、 赏文析义:艺术性诠解 第七章 清代学者探微索隐 一、 返经汲古:文本的复原 二、 通诂明道:本义的确立 三、 实事求是:诠释的验证 四、 诗史互证:背景的指认 五、 抉隐阐幽:意图索解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4 22:06:24
书海漫游者发表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是一部难得的学术佳作,作者深入挖掘了中国古代阐释学思想的丰富宝藏,展示了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阐释理论。本书以西方阐释学理论为参照,对中国古代内在俱足的阐释学传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既梳理了其历史脉络,也总结了其理论精髓。作者旁征博引,论证严密,令人信服。
2024-06-04 22:06:24
古道今风发表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立意新颖,视角独特,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提供了新的维度。作者以西方阐释学理论为契机,考察了中国古代各时代、各流派的阐释思想,揭示了其共通性与差异性,构建了一幅中国古代阐释学思想的广阔画卷。本书不仅填补了学术空白,也拓展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
2024-06-04 22:06:24
知书达礼发表
作为一部阐释学专著,《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气息,但也十分注重可读性。作者文笔流畅,行文晓畅,即使是复杂的理论问题也能阐述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既适合专业学者阅读,也适合对中国古代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2024-06-04 22:06:24
文思泉涌发表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是一部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用价值的著作。作者不仅梳理了中国古代阐释学思想的理论脉络,也总结了其阐释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本书可以作为古典文献研究、文化史研究的参考工具,也可以作为文学评论、艺术鉴赏的理论指导。
2024-06-04 22:06:24
博闻强识发表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作者不仅熟稔中国古代典籍,也精通西方阐释学理论,在中西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阐释学思想进行了独到的阐发。本书是阐释学研究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值得反复研读。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