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中国近代教科书中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

中国近代教科书中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

作者: 徐冰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4-6

价格: 36.00

ISBN: 978710010382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徐冰,男,1957年生,吉林长春人, 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日语系,留校任教。曾先后留学于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东京大学。1998年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史学博士,东京大学学术博士,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日语教学和日本文化研究,主要方向为中国人的日本观、中日文化关系研究。著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化人的日本认识》。

内容简介:

通过对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主要教科书出版机构编撰的教科书的调查,探讨从清末到1945年中国的中小学教科书如何向学生们讲授日本,围绕中国教科书中关于日本的记述两国之间曾经发生过怎样的冲突,在中日关系中产生了何种影响等问题。

目录:

绪章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形成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教育和传统教科书中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和近代教科书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科书与日本 第二章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人的日本认识 第一节 从古代到甲午战争 第二节 由“征倭”到“师日”的嬗变 第三节 甲午战争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科书中的日本人形象 第一节 清朝末年(1900--1911) 第二节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期(1911-1927)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1927-1937)——中日关系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方针 第四节 卢沟桥事变爆发至抗战结束(1937—1945) 第四章 近代中日教科书冲突 第一节 “灭绝充满排日文字之支那教科书” ——1914年中日教科书纠纷 第二节 “煽动对日恶感的教科书” ——1918年中日教科书纠纷 第三节 “公然对儿童实施排日教育” ——30年代初期的中日教科书冲突 第四节 “日支终成仇敌吗” ——卢沟桥事变当晚的中日记者大论战 终章 参考文献 附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