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重新创造

作者简介:
H· 弗洛里斯· 科恩(H. Floris Cohen),1946年生,荷兰科学史家,曾任莱顿布尔哈夫博物馆馆长(1975~1982),特温特大学科学史教授(1982~2001),2007年起任乌德勒支大学比较科学史教授。其代表作有:《量化音乐:科学革命第一阶段的音乐科学》、《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世界的重新创造:近代科学是如何产生的》、《近代科学如何产生:四种文明,一次17世纪的突破》等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关于科学革命的最新研究著作。它打破了学界关于“17世纪科学革命”的流行叙事方式,以宽广的视野对不同文明的自然认识作了深入而系统的比较。作者将最新的科学史研究成果融会贯通,极具原创性地把科学革命归结为六种截然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革命性转变,从而解释了近代科学为何最终产生于欧洲而非古希腊、中国或伊斯兰世界,更别具慧眼地关注了近代科学为何能在欧洲持续下去这一新问题。本书语言生动流畅,内容引人入胜,一经出版即获由荷兰科学研究组织颁发的2008年科学传播最佳著作奖——尤里卡图书奖(EurekaBoekenprijs)。
目录:
导言:旧世界与新世界 第一章 从头开始:古希腊和中国的自然认识 雅典 亚历山大 “雅典”与“亚历山大”:两种自然认识形式的比较 衰落:固定的模式 道与综合 希腊与中国的自然认识之比较 发展潜力作为解释关键 第二章 伊斯兰文明、中世纪欧洲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翻译问题与扩充的形式 伊斯兰文明:特殊发展 中世纪欧洲:特殊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特殊发展 1600年的趋势观察员:三种移植之比较 第三章 三种革命性转变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