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穿越郭敬明

穿越郭敬明

作者: 诸子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7

价格: 15.00元

ISBN: 978720805204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其实想说的不是郭敬明。    本书关注一个群体,一个目前非常重要,在未来代表中国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在此之前从未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被认真看待过。    郭敬明的最新作品销量已经突破百万,与其他畅销作家不同的是,郭敬明已经在这个群体中成为偶像人物。他出身于这个群体,他了解这个群体的特质,他的作品在这个群体中引发共鸣,而此前没有一位作家可以做到这一点。很自然地,他成为了一个标识。他的作品;凝聚在他周围的广大FANS;他的言行举止、他的麻烦、他的快乐,在这个群体中引起的回响;综合起来成为一个现象,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得以从一个极好的角度进行观测。这是一项未有人做过的工作,我们认为极具意义。    这个群体无疑是非常年轻的,此前,我们习惯于以时间点来分隔群体,于是有了七零后、八零后,很快九零后就会走到台前。然而,任何进行深入思考的人,都不会认同这样草率的分隔方法,出生的时间不反映任何问题。然而,我们又越来越深切地了解到,现在的少年、这些八零后、九零后和我们是极其不同的。从根源上寻找这种不同发生的原因,于是,我们称他们为“独一代”。    独一代即独生子女一代。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而大约在1980年左右,较为彻底的独生子女环境产生,独一代随之诞生。无论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独一代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决定了他们将面对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和前辈们相比,独一代有全新的社会环境和全新的生存环境,他们不再有兄弟姐妹,不需要分苹果给弟弟吃,也不可能让哥哥和他一起挖蚯蚓。个体和自我在他们身上无限放大。他们彼此之间有共同语言,他们和非独一代有着巨大的鸿沟。    穿过郭敬明,我们看见独一代。

目录:

第一章 忧郁、 忧郁、 忧郁! 也许谁都没有料到,郭敬明仅仅凭借在《萌芽》杂志上发表的这篇小说,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相比其他任何一位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和更多的小说创作者,郭敬明的幸运之处在于,一篇奇幻小说让他真正走入了《萌芽》几十万读者以及出版社的视野。 《穿越郭敬明》:独一代的想象森林 穿过郭敬明 忧郁的考古 从《幻城》开始的郭式忧郁 独一代忧郁的反思 独一代忧郁之校园民谣 独一代忧郁之早期少年作家 独一代忧郁之安妮宝贝 独一代忧郁之新概念族群 独一代忧郁之《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 独一代忧郁之日本漫画《圣传》 郭敬明忧郁语录 第二章 成人世界阴谋论 “孩子们”首先假定,成人世界中的一切都是肮脏的,充满了阴谋。于是,“成人”与“孩子”的对立,也就被偷换成了“肮脏”与“纯洁”的对立,“阴险”与“真诚”的对立。这种阿Q式的道德优越感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在独一代身上流行开来。独一代们几乎不加思考地就迅速接受了这种观点,在一个“当好人还是当坏人”的选择题中立刻确定了自己的“孩子”身份。 穿过郭敬明: 附录:女作家庄羽vs郭敬明:到底谁抄袭了谁? 独一代孩子的逻辑 独一代偶像的陷落 我们为什么失败? 孩子和成人世界 成人世界阴谋论 教师的形象 第三章 想像力丧失 在现在的社会中,有了太多的精神消费品,电视,广告,网络游戏,每时每刻都在用一种既成的形象来轰炸人们的所有感官。独一代的孩子们,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能够接触到的真正的想像力的资源少之又少,每天都要在成堆的作业中挣扎到很晚,即使有一些空闲的时间,也都拿来看看轻松简单的动画或是玩玩游戏,哪里还有想像的空间?久而久之,一些最为简单的幻想也就大可以登堂入室,成为想像力匮乏的孩子们眼中的稀有之物了。 穿过郭敬明 何谓真正的想像力 独一代的想像力是如何丧失的 独一代想像力之漫画 独一代想像力之游戏 独一代想像力之武侠 独一代想像力之奇幻文学 第四章 前所未有的自我主义 当独一代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曾经常用“小皇帝”这样的字眼去形容他们。这样的比喻不是没有道理的。“双重标准”也好,“以自我为中心”也好,这些品质如果搁到皇帝身上,则一点问题都没有。 提到“小皇帝”,我们无需再去讲什么“不要宠坏孩子”云云,这样的话我们已经说过太多太多。事实是谁也不可能不去疼爱孩子,而把握尺度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难。倒是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真正皇帝的生活,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独一代的处境。 穿过郭敬明 附录:郭敬明《郭敬明回复10关于惊奇的关于我的专题》全文 一切源于互联网 双重标准 孩子≠天使,成长≠堕落 “个人”≠“我” 独一代是怎样"独"起来的 独一代之自我主义 第五章 全民模仿 悬而未决的官司,最终的结果是给出一个在文字领域是非观念的判决。我们往往习惯地将思维停顿在“抄袭可耻吗?”“抄出来的成功算是成功吗?”或者“法律人情种种困惑”等几个问题上,却忽略了,独一代对这个事件最基本的态度所反映出的事实。 穿过郭敬明 看见独一代 独一代没有抄袭 独一代只能模仿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全民模仿之同人作品 全民模仿之拼贴 全民模仿之套路 第六章 思维方式混乱与道德意识淡漠 “抄了”还是“没抄”,其实根本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宏观地看,郭敬明和庄羽只是成千上万写作者中的两个,他们之间有没有发生过抄袭,地球都照样转。然而我们无法忽视的事实是:郭敬明的支持者,独一代的孩子们在判断这个问题时体现出的思维混乱,达到了何等程度。 穿过郭敬明 只有混乱,没有思维 顺者昌,逆者亡 教育的缺失 独一代之思维混乱 第七章 拿什么来拯救你, 独一代 在我们看来是道德意识淡漠,但是对他们来说并不是这样。对他来说,所有的道德的规则是他自己来定义的。他首先假设自己一切东西的出发点都是善良的,都是纯洁的。于是凡是和他意见相左的东西都必然是居心险恶的。比如他觉得庄羽这样是为了炒作自己,陷害郭敬明等等。他就非常顺理成章地套用了一种道德的反映。如果他确信的那个核心是对的,那他产生这种举动也很正常。所以关键并不是他没有道德体系,他有道德体系,但是他把它的核心定为自己。 道德的标准 偶像崇拜 成人世界阴谋论:利己主义还是契约意识 个人空间和协作意识 我们如何教育孩子 想像力和追求崇高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4 03:17:28
忧伤的鱼发表
这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它让我对独生子女一代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作者通过对郭敬明的分析,揭示了这一代人面临的独特问题和挑战。书中还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2024-06-04 03:17:28
迷茫的行者发表
这本书让我既惊喜又失望。惊喜的是,作者对独生子女一代的分析非常透彻,让我看到了这个群体的真实面貌。失望的是,作者的笔触有些过于学术化,读起来有些费劲。另外,书中也有一些偏颇之处,让人觉得有些主观。
2024-06-04 03:17:28
快乐的风发表
这本书让我对郭敬明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只把他当作一个流量明星,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他背后的故事和努力。他所反映的独生子女一代的现状和问题,让我深有感触。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们应该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
2024-06-04 03:17:28
沉默的羔羊发表
这本书是一本伪科学的产物。作者打着分析郭敬明的幌子,实际上是在宣扬自己的独生子女一代优越论。书中的观点缺乏数据支撑,充满了偏见和主观臆断。我强烈不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
2024-06-04 03:17:28
孤独的狼发表
这是一本很压抑的书。作者对独生子女一代的前景十分悲观,认为他们注定要成为社会的失败者。书中充满了对这个群体的负面评价,让人读后不禁心生悲凉。我不认同作者的观点,我相信独生子女一代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他们一定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