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经济

作者简介:
肜新春,河南新野县人。历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外经济史、区域经济学、基础设施方面研究。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多部书籍。
内容简介:
中华民国时期,政治上虽然并没有建成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经济上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有利条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启动阶段,出现了所谓的资产阶级“黄金时代”。本书以产业为架构,以民国时期工业、邮政、交通、通讯等方面的精英人物的亲历实录,再现了当时中华民族艰难困顿的发展历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口述历史辑要丛书》,是对中国古代“记言修史”传统的传承与光大,可谓补阙拾遗、承前启后、鉴往昭来,给我们拓展史学空间、廓清历史谜团带来了惊喜与裨益。 丛书是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搜集、编撰的120余种民国时期名流硕彦的访谈录中,精心筛选,按专题分册辑录而成的。所辑图书均系首次在大陆出版,可以说是继沈云龙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资料》和台湾版《传记文学丛书》之后,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又一史料全、涉及面广、忆述人物关键、史料价值极高的大型系列读物。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 辛旗
目录:
导言一、抗战时期的民营厂矿内迁 (一)淞沪会战前的中国工业概况 (二)上海工厂内迁的原委 (三)此去四川多艰险 (四)战乱之中的互相扯皮二、民国时期的铁路交通建设 (一)铁路事业的建章立制 (二)借钱修路有讲究 (三)炮火下的铁路延伸 (四)修路也能救饥三、抗日烽火下的水利建设 (一)战前中国的水利建设 (二)抗战时期的水利建设 (三)水利建设前景四、抗战中邮电事业的起步 (一)民国时期邮电事业的分歧与争论 (二)收回电信权的斗争 (三)中国电信业走上国际舞台五、中国邮政的缓慢发展 (一)收回中国邮政权 (二)邮政利润接济航空事业 (三)储政汇兑分立的由来 (四)抗战时期与沦陷区通邮 (五)抗战时后方邮务的发展 (六)参加巴黎万国邮盟会议六、战时中国的能源开发 (一)找油找矿费尽周折 (二)开采油田的艰辛 (三)开车用植物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