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蒲宁散文精选

蒲宁散文精选

作者: 蒲宁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06

价格: 15.70元

ISBN: 9787800028892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蒲宁的散文,尤其是他的抒情散文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即以技巧而言,也有不少原因。其一是有旋律感和节奏感。蒲宁善于从浩如烟海的词汇中,为他的每一篇散文选择最生动、最富魅力的词汇,这些词汇同散文所描绘的情节、所抒发的感情之间存在着某种为肉眼所看不到的、近乎神秘的联系,要描绘这样的情节非用这些词汇不可。有位俄罗斯作家把蒲宁的每一篇小说、每一首诗都比作是一块磁石,能够把这篇小说或这首诗所需要的一切粒子从四面八方吸引过来。蒲宁从不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但他却孜孜不倦地去“寻找声音”,从铙钹的乐声直到泉水的淙淙声,从有节奏的铿锵声直到柔情绵绵的絮语声,从清越的歌声直到活灵活现得令人惊叹的农民的谈吐。蒲宁曾说过:“我大概是个天生的诗人。屠格涅夫也首先是个诗人。对他来说,短篇小说中最主要的是声音,其余都是次要的。对我来说,主要的是找到声音。一旦我找到了它,其余的就迎刃而解,我已知道可以一挥而就了。”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蒲宁把散文看得同诗歌一样,是有内在的旋律感和音乐感的。所谓“找到声音”就是找到散文的节奏,找到散文的基本音调,他曾多次引用福楼拜的话说:“应当使散文具有诗的韵律和节奏,同时又仍然是一篇散文。”散文的诗化,或者说诗的散文化,是蒲宁散文的主要特色。其二是细节的真实。这种真实基于他敏锐的观察力。阿·托尔斯泰在给青年作家所写的一篇名为《语言乃是思维》的讲话中,谈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他说:“我给你们谈一件事,这是高尔基讲给我听的。有一回,高尔基、安德列耶夫和蒲宁在那不勒斯的一家饭馆吃饭。必须告诉你们,上一代作家比我们更热爱文学,他们终日谈论文学,进行斗智式的比赛,这在当 时是一种很时兴的游戏。他们坐定后,进来了一个人,就各给 三分钟时间对这个人进行观察和分析。高尔基观察后说:他是 一个脸色苍白的人,身上穿的是灰色西装,他还有一双细长的、优雅的手。安德列耶夫也观察了三分钟,可是他却胡说了一通,他连西装的颜色都没有看清。蒲宁却有一双非常敏锐的 眼睛。他在三分钟的观察中把这个人的一切都抓住了,他甚至把西装上的一些细小的东西都描绘了出来。他说这个人打的是一条洒花领带,小指头的指甲长得有些扭曲,他连这个人身上的一个小疣子也看出来了,并作了详尽的描写。最后他说这个人是个江湖骗子。凭什么下这个结论他自己也不知道,反正是个骗子。他们叫来了侍应生领班。领班说,他不知道这个人是从哪儿来的,但他经常出现在那不勒斯街头。这是个什么人,他不知道,但这人的名声却很坏。这就是说,蒲宁讲得完全 正确,只有受过严格训练的眼睛,才能产生这样的结果。”

目录:

目 录 漫谈蒲宁的散文(代序) 天 涯 感 怀 山口 深夜 安东诺夫卡苹果 松树 在八月 雾 静 “希望号” 金窖 三等车 完了 传奇诗 在一条熟悉的街道上 三个卢布 贝尔纳 人间百态 秋天 苏霍多尔 牺牲 口 轻盈的气息 彻夜不灭的霞光 一支罗曼谛克的插曲 高加索 前 尘 影 事 岁月之初――童年 库普林 忆“托尔斯泰第三”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3 22:14:10
月影寒发表
蒲宁散文,如溪流般清澈潺潺,情感的细流在字里行间流淌。他用生动的词汇,勾勒出大自然的魅影,深入刻画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2024-06-03 22:14:10
云中鹤发表
蒲宁的文字,就像一架钢琴,奏响抒情的旋律。他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最真实的情感。在蒲宁的散文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命的感悟,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2024-06-03 22:14:10
醉墨轩发表
蒲宁散文,如同一首首悠扬的诗歌,用词考究,意境深远。他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勾勒出大自然的美好。在他的文字里,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以及对世界的辽阔胸怀。
2024-06-03 22:14:10
飞鸿踏雪发表
蒲宁散文,就像一幅幅精美的油画,每一笔都饱含着对生活的感悟。他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人性之美与丑、善与恶的交织。在蒲宁的文字里,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人生的况味。
2024-06-03 22:14:10
孤云傲海发表
蒲宁散文,如同一杯醇香的咖啡,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他用饱满的情感,描绘出人生百态,世态炎凉的感伤。在蒲宁的文字里,我们能品味到生活的苦涩,感受人性的温暖,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