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垃圾文化

垃圾文化

作者: (美)理查德・凯勒・西蒙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1

价格: 22.00元

ISBN: 9787801495723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理查德·凯勒·西蒙在美国多所大学从事过西方文学课教学工作。西蒙在其教学生涯中发现,学生们对古典文学的畏惧和退却是教师教学的最大的难题,这个问题在电视和信息时代尤为明显。人们原本的以印刷品为基础的“文本”阅读,越来越让位于直观、生动的“图形”阅读。西蒙认为,人们对经典的敬而远之还因为“经典”与人们所处的当代现实缺乏联系。有感于学生们对“通俗”文化的热衷,西蒙以为如果找到了通俗文化与古典巨著之间的传承关系,学生们就可能反过来对通俗文化经典作品所对应的古典渊源发生兴趣,继而找到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别。 西蒙通过“案例”研究,将通俗文化中的重要作品和现象与他认为的古典渊源捉对比较,例如:电影《星球大战》与文艺复兴时代的史诗《仙女王》,脱口秀节目与路易吉·皮兰德娄的《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肥皂剧《朋友们》、《桑费尔德》、《我们生活的日子》与维多利亚小说、雅各宾时代的复仇文学或莎士比亚的戏剧。而广告的价值观则与《乌托邦》形成有趣的对比等等。 西蒙认为,“垃圾文化”,无一不是古典文化在当代新现实中的翻版。他的分析过程有意无意地颇有对美国流行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制作进行揭秘的意味。对我国的通俗文化出品人,尤其是电视剧、电视节目制作人、通俗杂志的策划出品者和从事文化事业的人应当不无启发。 虽然西蒙写此书的初衷也许是为了找到一种能唤起学生们对古典文学热情的方法。但是,他面临的问题涉及到信息时代的阅读问题,这个问题早在电视出现时就日渐明显,互联网出现后信息的冲击将进一步转移人们阅读的兴趣和注意力。虽然西蒙写此书时互联网的影响也许并不明显,因而没有提及。有趣的是,书中提及的在美国可能是家喻户晓的“垃圾文化”经典,尤其是一些电影脱口秀节目、肥皂剧,对中国读者而言却是十分陌生,这对理解西蒙的“案例”研究原本是个障碍,但由于互联网的存在而广泛散播,反而迎刃而解了。 还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是,通俗文化与古典文化之间的差别,以及孰高孰低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西蒙虽然受到划分“高尚”与“低俗”这项对批评家和学者极富挑战性的诱惑,但也许是出于客观的姿态或治学的谨慎与隐忍,他始终只“提事实”,尽量作到客观分析,但可以看出他对“垃圾文化”的同情和辩护,最后的结论则有待读者的判断。

目录:

目录 译序 序言 1垃圾和文学 2中心内容 第一部分案例研究 3《星球大战》和《仙女王》 4垃圾脱口秀 5《朋友们》,《桑费尔德》和《我们生活的日子》 6悲剧,《国民问询报》和批评家 第二部分价值 7广告和乌托邦 8购物中心和正规园林 9《花花公子》和《侍臣论》 10 Cosmopolitan和女子成长小说 第三部分历史 11《星际旅行》、《格列弗游记》和历史问题 12关于越战的巨著 13马修阿诺德遇到哥兹拉 索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3 15:23:05
读书郎发表
这本书深入探討了通俗文化與古典文學的關聯,西蒙以引人入勝的案例研究分析,讓讀者了解到看似粗俗的垃圾文化,其實是古典文化的現代翻版。他對美國流行文化的揭秘,對通俗文化的製作人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也讓我重新思考通俗與古典之間的界線。
2024-06-03 15:23:05
文学爱好者发表
西蒙在書中透過比較通俗文化與古典作品,闡述了現代文化現象中蘊含的古典元素。書中提到的電影、電視節目和肥皂劇對中國讀者或許較為陌生,但透過網路的普及,這些案例也能夠被廣泛理解。西蒙對垃圾文化的同情和辯護,讓人思考它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
2024-06-03 15:23:05
文化批评家发表
作為一本以文化批評為主題的著作,《垃圾文化》既有其獨到見解,也有其局限性。西蒙對通俗文化與古典文化的比較分析,提供了新的視角,但對通俗文化的價值判斷有些過於寬容。他未對通俗文化中低俗、庸俗的成分進行深入探討,這可能導致讀者對通俗文化的反思不夠深入。
2024-06-03 15:23:05
古典文學愛好者发表
西蒙的《垃圾文化》從古典文學的角度出發,探討了通俗文化現象的根源和本質。他將通俗文化作品與古典巨著並置比較,這種手法巧妙而有效,讓讀者得以從全新的角度理解這些作品。對於熱愛古典文學的我來說,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思維素材,讓我對通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2024-06-03 15:23:05
流行文化研究者发表
《垃圾文化》是一本兼具深度和趣味性的文化研究著作。西蒙通過對通俗文化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它與古典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繫,打破了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傳統界限。這本書不僅為流行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理解當代社會中的文化現象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