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

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

作者: 刘尧汉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6-12-01

价格: 3.8

ISBN: 978722200872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刘尧汉   新中国第一个彝族教授。 1922年,出生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马街乡沙坦郎村; 1939年,升入楚雄中学;   1942年,考入云南大学生物学系;   1943年,转入云南大学的社会学系,投身于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等研究事业;   1947年,云南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担任社会学系助教;   1953年,晋升为云南大学讲师。同年3月,调到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研究所工作;   1966年,被下放到河南信阳专区息县“五七干校”改造;   1980年,由讲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教授);   1983年,接受楚雄州委州政府的聘请,离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来到楚雄智力支边,兼任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所长。   主要著作:《彝族天文学史》、《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彝族文化放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主要荣誉:1990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名人录》第十一卷;同年10月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1997年9月9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东方之子”栏目对其学术成就进行了专题报导;1997年10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11月中央电视三台《古老的村庄和今天的歌谣》专题片报导了刘尧汉先生对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实地调查情况;2000年7月,中央电视四台在《走进文明源头》专题报导了刘尧汉先生我对彝族十月太阳历的研究成果;由刘尧汉先生主编的《彝族文化研究丛书》于2000年7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暨研讨会,至2001年这套丛书已经公开出版了40部。

内容简介:

介绍历史达万年以上的彝族太阳历。该历每月36日,一年十个月份为五季,每季单月为雄,双月为雌,以太阳运转定冬夏,北斗柄指向定寒暑,日数整齐、季节准确,科学性很强。

目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3 17:00:22
书虫大侠发表
这部《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可谓是一部探索彝族文化宝库的珍贵指南。作者刘尧汉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入的田野调查,为我们勾勒出彝族十月历这一古老计时系统的全貌。文字通俗易懂,案例丰富翔实,读来令人叹服彝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2024-06-03 17:00:22
文化探索者发表
《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是一部弥足珍贵的著作,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历法研究的空白。刘尧汉先生用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彝族十月历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考证,为我们揭开了彝族历史和文化的独特一页。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大量引用了彝族口传资料和文献,使内容更加鲜活可信。
2024-06-03 17:00:22
时光漫步者发表
穿越时光的长河,在《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中,我们触摸到了彝族祖先对时间与自然奥秘的探寻。彝族十月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令人惊叹,每月36日,一年五季,以太阳运转定冬夏,以北斗柄指向定寒暑,用智慧的结晶丈量着时间的流逝。读完本书,不禁对古老民族的文化智慧肃然起敬。
2024-06-03 17:00:22
民族之光发表
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向世人展示了彝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作者刘尧汉用手中的笔,勾勒出彝族十月历的起源、发展、演变和应用,带领我们领略这一古老历法的智慧与魅力。彝族十月历不只是一套计时系统,更是彝族人民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精神信仰的反映。
2024-06-03 17:00:23
历史寻觅者发表
拾级而上,追溯历史的足迹,《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彝族文化殿堂的大门。彝族十月历历经万年的传承,记录了彝族先民对时间的认知和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作者刘尧汉以史料为依据,以严谨的考证,还原了彝族十月历的真实面貌,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华文明的多元与包容。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