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枕草子

枕草子

作者: [日] 清少纳言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1-1

价格: 28.00元

ISBN: 9787500107934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译者周作人(1885~196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绍兴人。鲁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30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此时直至40年代所写的散文,格调“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影响日益缩小。

内容简介:

作者对自然的感受与表达,不是面面俱到地铺陈与状物,而是印象化或情感式地去捕捉,去开掘司空见惯的自然景致的内在韵致,和最打动观景者的一种记忆、一个姿态或一个瞬间。一方面,这种内在韵致来自自然的客观特质,萤虫翩然飞舞是夏夜独有的景致;冬日清早满地的清霜、凛冽的岚气,以及火盆带给人的温暖,则又是一种独有的记忆;而樱花的繁茂灿烂、橘花的质朴莹洁和在碧叶金果衬托下显露出的“动人姿影”,也是别种花卉不可取代的。另一方面,作者又是带着意绪、情感去记忆和描摹这些自然物象,表现自然物象带给人的主观感受,物象在主体的审美活动中被高度心灵化、情感化了。萤火虫的翩然飞舞,让人联想到黑夜中的微光、静谧中的萌动,以及白天暑气消尽后清凉如水的怡然;而寒冬里捧着火盆徐行的情景,也带给人一种温暖美好的感受。 从内容来看,这本书大致可以分成下面三类: 一是根据当时流行的列举文写成的类纂性的东西,如“山”“节日”“树木”“高雅的东西”“稀有的事”等等。这有点类似唐朝李义山“杂纂”的写法,列举“不快意”“煞风景”等各事,以类相从,只是更为扩大,并涉及山川草木各项,有美的也有丑的,颇为细微。其二是日记的各段。在皇后定子逝世以后,作者离开宫廷后的几年中,回忆旧事,不胜感念,因加以记述。其三是感想的各段。在她的晚年,出家为尼,过着孤独冷清的生活,这时候对于自然和人生发生一些感想,随时加以辑录。这三种随笔,后来经译者编辑整理,各选若干,就是现在的《枕草子》。

目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4-26 16:30:43
星月菩提发表
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碎玉」,每一篇章都宛如一颗玲珑剔透的珍珠,散发出晶莹润泽的光泽。清少纳言用她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绘了四季风物、日常琐事和宫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一句都令我心生共鸣。她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对细节的生动刻画,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雅致而繁华的平安时代,从旁见证着作者的喜怒哀乐。
2024-04-26 16:30:43
风过竹林发表
这本书 словно一个万花筒,折射出大自然与宫廷生活的千姿百态。作者的笔尖灵动而富有想象力,将一个个看似平凡的片段勾勒成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卷。她的文字让我感受到日本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到平安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2024-04-26 16:30:43
云水禅心发表
这是一部美文集,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平安时代宫廷生活的雅逸与风华。她笔下的四季变换、花鸟虫鱼,皆被赋予了灵性,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她的文字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涓涓细语,带给我无尽的审美享受。
2024-04-26 16:30:43
闲云野鹤发表
这本书宛若一部日本古代的《物哀物语》,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宫廷之雅与人生之感娓娓道来。她的文字中透着一股闲适与自由,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平安时代的浮世万千。书中一个个或淡雅或浓烈的片段,拼凑成了一幅生动的平安时代风俗画,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2024-04-26 16:30:43
天涯明月发表
这是一本极具特色的随笔集,作者用她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将平安时代的宫廷生活和自然风物记录得活灵活现。她的文字时而清丽雅致,时而深情款款,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亲自体会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雅致。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