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长时代

作者简介:
李树刚,1962年生。2011年4月教育部人民教育家论坛家长发言代表;2009年获评沈阳市第一届全民读书月“十大书香家庭”。 女儿李濛竹,1993年生。曾获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东北育才优秀学生、校园文化节电影配音大赛第二名等荣誉。学校模拟联合国社团、异域直通车英语俱乐部创始人。高二时提前一年跳级申请美国和新加坡的大学并获五所名校高额和全额奖学金录取,被《辽沈晚报》、《育才人物》杂志专版报道。获选新加坡教育部全额奖学金项目迎新晚会、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演讲俱乐部主持人。2011年4月,成功入选被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精英团体”的“博学计划”项目(USP)。
内容简介:
本书以面对应试现实、收获全面素质的勇气,结合作者女儿李濛竹及其一批先锋群体在学校和家庭创新教育中的成长实践和感悟,针对就业应聘、自主招生、国外名校申请对孩子素质发展要求的新变化,通过三条宝典、四大招法,四项能力,两场硬仗,直面孩子全面成长中遭遇的各种困惑,让素质养成看得见,抓得着,做得到。
目录:
新学生,新家长,新在哪儿?(代前言) 备耕篇 三条宝典:“新学生”需要“新家长” 本篇观点:上学时种下的是应试高分的“瓜”,毕业时社会需要的是素 质高能的“豆”/ 应试教育的“土壤”我们不能选择,但我们能选择走的 “路”/ 转变三个角色,把握三条宝典 / “高分”不可弃,“高能”不可无 / 外部环境不能立刻改变,但我们能立刻改变自己 第一章 父母的新角色 孩子口中的盛世危言 ——十年寒窗换来“被复制”的一代? / 3 父母才是孩子的“救世主”! ——从高校“新品牌”运动看为什么“高分”更要“高能”? / 5 养孩子没有养宠物尽心? ——做孩子的成长教练,人生导师和教育规划师 / 12 第二章 父母承担新职责 发现天赋 ——你会给自己的孩子写推荐信吗? / 18 经营时间 ——人人可以成“神童”!/ 28 校准航向 ——紧盯自主招生和国外名校申请的“风向标” / 33 春种篇 四大招法:调理应试教育的“土壤” 本篇观点:点火种,织纽带,解密码,练绝活,四大招法 / 调理应试教育的 “土壤”,播下全面成长的种子 第三章 点燃学习的“火种” 奥数中的狗、兔、牛 ——童趣,乐趣,兴趣,让孩子对学习悟进去/ 46 从神奇的绳子到流行的思维游戏 ——择校不考不等于将来不用,不等于别人不考/ 50 第四章 编织沟通的“纽带” “扁鹊”的病案 ——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父母的错?/ 57 从父母到教练 ——组建孩子人生发展中的第一个工作团队/ 60 迟到的演讲稿 ——问候,感谢,道歉,原来孩子每天也能给父母回馈/ 67 第五章 破解人格的“密码” 六个人的接力面试 ——为什么“软实力”变得如此重要?/ 72 人心不足蛇吞“相” ——从父母到导师:巴菲特的回答/ 75 人格到底是什么? ——从英语老师的评鉴表到富兰克林的13 个准则/ 78 五个“学会” ——如何用人格构筑孩子的“软实力”?/ 84 第六章 练就“达人”的“绝活” 达人秀“秀”出了什么? ——把生活的原本还给孩子/ 98 身边的技能 ——简单的才最美丽/ 101 夏长篇 四项能力:壮“干”强“枝”充能量 本篇观点:不会读,不会说,不会写,不会沟通已经成为学生“高分低能”的 最大“软肋”/ 看“素质中的素质”是怎样炼成的! 第七章 阅读能力:中小学语文教育背后隐藏的惊天秘密 看看“错”在哪儿? ——语文教学的问题与真相/ 107 比比差在哪儿? ——早读,多读,会读/ 114 想想怎么办? ——三重境界读“精”,三个层次读“深”/ 123 附:美国PEA 高中都学啥? ——从课程差距看阅读差距,从阅读差距看能力差距/ 133 第八章 外语能力:学英语更是学文化 爱恨交加话英语 ——学的不是英语,是文化/ 137 想学啥,让老师教啥 ——教材有时帮助你,有时贻误你/ 149 看电影:真演真讲真提高 ——乔特·罗斯玛丽高中的英语课都学什么?/ 154 考S 考T 考AP :没有最早,只有更早 ——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冠军等一批优秀学子告诉我们英语应该这样学/ 158 第九章 活动能力:有胆,有心,有魂 展示“我是谁?” ——走出“盲区”:课外活动的5 个一般原则/ 164 课外活动的三步台阶 ——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好,好事做成/ 170 从演讲到面试 ——在公众面前会说话!/ 185 第十章 写作能力:十要点,五要素,三部曲 解读十要点 ——让读者“认识你”,“千人一面”的高考作文已经走到尽头/ 191 体会五要素 ——有观点,会提炼,善表达,讲故事,打比方/ 202 唱好三部曲 ——写出你自己,美国大学名校申请作文到底怎么写?/ 213 秋收篇 两场硬仗:经风历雨结“硕果” 本篇观点:英雄自古出少年 / 孩子的潜力远超出父母的想象 / 放飞天空,就 是搏击长空的鹰;捧在手心,就是笼中观赏的鸟 / 让孩子在战火中成长 第十一章 提前打响的“攻坚战”:从自主招生到美国大学申请 把自己炼成自主招生的“牛人” ——16 岁的高一学生在“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224 美国大学申请,让孩子像竹子一样“拔节”成长! ——坚持不放弃,像竹子一样拔节成长/ 229 第十二章 没有硝烟的“持久战”:成长规划让应试教育与素质发展双赢 变化的时代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孩子”/ 237 修正、准备、双赢、梦想 ——做飞机中的“空天机”/ 24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