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从马汉到珍珠港

从马汉到珍珠港

作者: [日]麻田贞雄 著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5

价格: 62.00元

ISBN: 9787516616352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日]麻田贞雄(Sadao Asada),日本同志社大学外交史荣誉教授,海军史学家。耶鲁大学哲学博士。著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日美关系》,该书曾荣获“中央公论吉野作造图书奖”。 作者曾荣获由美国海军战争学院颁发的“爱德华﹒S.米勒历史奖”,以及由美国历史学会授予的Louis Knott Koontz 纪念奖。

内容简介:

本书追溯了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在其经典之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出版之后,对日本作为海权国家崛起的影响。马汉的这部全球畅销书不仅受到英国海军、西奥多﹒罗斯福和德皇威廉二世的尊崇,也同样受到日本海军部的重视,并将其作为扩张海权的号角。日本海权的扩张顺理成章地指向了美国。作者麻田贞雄以对马汉海权主义的讨论开篇,解释了日本海军是怎样在马汉思想的影响下将自己视作美国人的假想敌。 本书首次运用了日本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三次海军会议的档案记录,包括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1927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30年的伦敦会议。作者检视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海军在改进武器技术与对扩展舰队规模的质疑并存的背景下面临的战略困境。作者还分析了导致日本与美国开战的决定:1936年退出海军条约,1940年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1941年向印度支那的进军,等等。其中有着陆军与海军之间争夺主导权的官僚斗争背景。作者得出结论认为,马汉的“幽灵”时刻盘旋于日本海军领导人周围,他们准备与美国的战争,在错误地估计美国和日本的实力对比以及美国人的决心的基础上做出决定,都有马汉的影响在。

目录:

序 致谢 第一部分冲突的起源 第一章马汉与日美关系 第二章马汉对日本海权的影响 第二部分和平邦交 第三章从敌对到缓和 第四章华盛顿会议 第三部分妥协和反动 第五章《华盛顿条约》的逆流 第六章结局:伦敦海军会议 第四部分日本的孤立 第七章人物、组织和战略设想:1931—1941年 第八章废除华盛顿条约及其余波 第九章日本海军和三国条约 第五部分对峙 第十章“南进”和美国的禁运 第十一章开战决定 结论 附表 对主要文献的说明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