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白先勇说昆曲

白先勇说昆曲

作者: 白先勇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6

价格: 58.00

ISBN: 978756334637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白先勇,当代作家,广西桂林人,白崇禧之子。童年在重庆生活,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港、台湾。中学毕业后入台南成功大学,一年后进台湾大学外文系。一九五八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一九六○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一九六一年大学毕业。一九六三年赴美国,在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一九六五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树犹如此》等。 在读小学和中学时,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浸染。后来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尽显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

内容简介: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日本人有能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德国人有古典音乐,他们对自已民族这种“雅乐” 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 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昆曲。这种曾有四百多年历史、雄霸中国剧坛、经过无数表演艺术家千锤百炼的精致艺术,迄令已濒临绝种之危,如何保存我们唯一现存的“雅乐”,应是文化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笔者访问中国当今昆曲第一名旦华文漪女士,畅谈她对昆曲的看法及学艺经过,希望能够引起文化界的注意,共同爱护保存昆曲这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目录:

序 赏心乐事 ――白先勇的昆曲情缘 惊变 让上海昆剧团《长生殿》的演出 昆曲的魅力 演艺的绝活 与昆曲名旦华文漪对谈 认识昆曲在文化上的深层意义 访“传”字辈老艺人 我的昆曲之旅 兼忆一九八七年在南京观赏张继青“三梦” 与昆曲结缘 白先勇VS蔡正仁 与余秋雨论《游园惊梦》 所涵盖的文化美学 游园惊梦二十年 怀念一起“游园”、一同“惊梦”的朋友们 我的昆曲缘由 忆梅兰芳与俞振飞文 曲星竞芳菲 白先勇VS张继青对谈 青春版《牡丹亭》 梅少文访白先勇谈昆曲 绝代相思生长殿 文学与历史的对话 与许倬云的对话 跨世代的青春追寻 符立中访谈白先勇 附录 让《牡丹亭》重现昆曲风华 《游园惊梦》与昆曲《惊梦》及《牡丹亭》的关系 水磨一曲风流存 为逝去的美造像 白先勇要做唯美版《牡丹亭》 昆曲传承 拜师行古礼 白先勇的《牡丹亭》青春梦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1 22:07:04
花落知多少发表
身为中华儿女,我深感白先勇先生对昆曲艺术的殷切关怀。本书以对话的形式,深入剖析了昆曲的独特魅力、面临的困境和传承的迫切性。在华文漪女士的讲述中,我仿佛亲临其境,领略到了这位国宝级艺术家对昆曲的毕生奉献。读罢此书,我不仅对昆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明白了身为华夏子孙的责任。
2024-06-01 22:07:04
云淡风轻发表
白先勇说昆曲,说的不只是昆曲,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书以华文漪女士的访谈为主线,从昆曲的历史、艺术特色、传承困境等多个角度,剖析了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者的文笔细腻而深刻,将昆曲的衰落与中华文化的危机联系起来,发人深省。
2024-06-01 22:07:04
书海拾贝发表
通过本书,我得以深入了解昆曲这门古老而精美的艺术形式。白先勇先生与华文漪女士的对话,就像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让我领略到了昆曲的艺术之美、文化之深、历史之重。在他们的讲述中,我看到了昆曲的兴衰起伏,也感受到了当代昆曲人传承与创新的努力。本书是一部文化瑰宝,值得每一位热爱中华文化的读者细细品味。
2024-06-01 22:07:04
一叶知秋发表
白先勇说昆曲,说的不仅仅是昆曲。书中以华文漪女士的艺术生涯为引线,串联起昆曲的传承、发展、困境与创新之路。作者的笔触饱含深情与敬畏,描绘了昆曲艺术在时代变迁中的浮沉与坚持。读罢此书,我不仅对昆曲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也深刻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2024-06-01 22:07:04
高山流水发表
白先勇先生的《白先勇说昆曲》一书,是一部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读物。作者以访谈的形式,撷取华文漪女士的艺术人生经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昆曲的艺术殿堂。书中对昆曲的传承、创新、困境等问题的剖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作为一名昆曲爱好者,我强烈推荐本书,相信它将为更多的人打开昆曲艺术的大门。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