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温故(之二)

温故(之二)

作者: 刘瑞琳 编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9

价格: 15.00元

ISBN: 978756334916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二十多年以前,关于读书应不应有“禁区”,曾有过疑惑,也有过一些讨论。李洪林先生后来刊登在《读书》上的那篇著名的“解惑”之文《读书无禁区》,算是为那些讨论作了一个总结。文章发表后,虽也招致某些方面的批评与指摘,但“读书不应有禁区”却从此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人的阅读乃至整个的精神生活,都因之发生了重大改观。重提这段旧事,盖因“温故”与“读书”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譬如;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学习。既然只有无禁忌的阅读,才便于我们在比较、鉴别中汲取丰富多元的知识与养分;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回望历史的时候也只有摈弃成见、放开视野,才有可能从繁复多变、声情并茂的历史活剧中,从人类以往的经验与教训里有所收获。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这样富有智慧的话,但同时,他老人家“成《春秋》,令乱臣贼子惧”,又是将“温故”服务于政治的始作俑者,开了根据现实政治需要编写历史的先河。就说一个“讳”字吧,几乎成了历代史官们的金科玉律,他们自觉地为“尊者”讳,为“贤者”讳,更要为“当朝者”讳,讳来讳去,把一部历史“讳”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几成 “断烂朝报”…… 可见,真要做到“温故而知新”,就不能不从“讳”字当头的阴影里走出来,破除“温故”的种种禁忌,以开放的、从容的态度面对过去。说到这里,我想到了美国的小阿瑟・施莱辛格在《美国的分裂》里说过的一句话:“研究历史不是为了提高哪个群体的自尊。而是为了了解世界和明鉴过去……” 此种境界,亦《温故》心向往之矣。

目录:

特稿 沈容 热闹的月坛北街 文本 余英时 胡适日记中的“一二·九”运动 王学泰 南口杂咏 谢泳 对历史保持温情与敬意 回眸 孙卓 民国旧事:湘人治湘(下) 冯群力 中苏论战级何开 人物 傅国涌 1949年:梁漱溟在动、静之间 尔建 吴国桢与周恩来的交往 刘方炜 理性和良知让人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1 22:31:45
书虫发表
这是一本令人醍醐灌顶的书,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温故”的意义。作者刘瑞琳以独到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历史上的重重禁忌,阐述了“温故无禁区”的必要性。书中饱含着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史料,读来引人深思。
2024-06-01 22:31:45
历史爱好者发表
《温故》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作品,它通过回望历史,让我们反思历史研究中的偏见和曲笔。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揭示了“讳”字的危害,呼吁我们打破禁忌,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过去。
2024-06-01 22:31:45
文坛新秀发表
《温故》是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的佳作。作者博古通今,纵横捭阖,对“温故”的内涵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书中既有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思想盛宴。
2024-06-01 22:31:45
思想者发表
《温故》是一本针砭时弊的书,它直击历史研究中的痼疾,揭露了“尊者讳”、“贤者讳”、“当朝者讳”的荒谬性。作者大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书中提出的“温故无禁区”的理念为历史研究的拨云见日提供了指引。
2024-06-01 22:31:45
求知若渴发表
《温故》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它引领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明鉴过去。作者以其深厚的历史功底,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在回味历史的同时,也对当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