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中国印度文学比较

中国印度文学比较

作者: 郁龙余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9

价格: 20.00

ISBN: 9787500431145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目录:

小序/乐黛 上编中印文学发展背景 第一章中印文学与史地文化 第一节中印文学与地理文化 第二节中印文学与历史文化 第二章印度文学发展述要 第一节印度古代文学述要 第二节印度中古文学述要 第三节印度近现代文学述要 第四节印度文艺理论述要 第三章印度文学的世界影响 第一节印度文学的西传 第二节印度文学在东南亚 第四章中印古代文学关系 第一节汉译佛典中的印度文学 第二节对汉族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 第五章中印近现代文学关系 第一节中国新文学与泰戈尔 第二节近现代印度文学在中国 第三节中国学在印度 下编中国印度文学比较 第六章中印文学的作者身份 第一节中国士人与印度仙人 第二节士人文学与仙人文学 第七章中印文学的喜剧情结― 第一节印度人的大团圆追求 第二节中国人的“团圆之趣” 第三节中印团圆情结分析 第八章中印文学的女性意识 第一节印度的“性力派” 第二节中国的“女胜文学” 第三节“女神文学”与“女胜文学” 第九章中印文学中的“主神” 第一节黄帝与梵天 第二节黄帝与梵天识同 第三节黄帝与梵天辨异 第十章中印文学与外来宗教 第一节禅诗与苏非文学 第二节苏非文学在印度 第三节禅诗与苏非文学同异 第十一章中印审美主体构成 第一节中印美学与西方文学 第二节中印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回应 第十二章中印文化与味觉思维 第一节中印语言与味觉思维 第二节中印政治与味觉思维 第三节中印哲学与味觉思维 第四节中印宗教与味觉思维 第五节中印味觉思维关系 第十三章中印味论诗学比较 第一节中印味论诗学源流 第二节中印味论诗学比较 第十四章中印修辞(庄严)论比较 第一节中印修辞论模式 第二节语言观与文质观 第三节风格论与意境追求 第四节中印修辞手法比较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1 17:49:59
书香墨染发表
《中国印度文学比较》是一本难得的比较文学巨著,郁龙余先生学识渊博,旁征博引,将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古国的文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比照。书中对两国文学的起源、发展、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揭示了东西方文学之间存在着诸多共通性,为我们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2024-06-01 17:49:59
文学爱好者发表
郁龙余的《中国印度文学比较》堪称开创性之作,它将目光投向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以中国和印度文学为样本,探讨了人类文学的共性和差异。本书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础,结合丰富的理论阐述,为我们提供了思考文学本质、文学发展规律的新视角,令人眼界大开。
2024-06-01 17:49:59
文史研究者发表
《中国印度文学比较》是研究比较文学的必读书目,郁龙余先生以缜密的逻辑、流畅的文笔,梳理了中印两国文学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它们的异同,拓展了我们的文学视野。书中提出的跨文化比较方法论,对于当今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24-06-01 17:49:59
学术精读发表
《中国印度文学比较》饱含着郁龙余先生毕生的学术心血,这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融汇了中西比较文学的精髓。本书通过对中国和印度文学的纵横对比,深刻地阐发了文学与文化、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2024-06-01 17:49:59
书评家发表
郁龙余的《中国印度文学比较》是21世纪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里程碑,它实现了中印两国文学研究的突破,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书对中印文学的源流、演变、主题、风格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让我们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