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诺阿诺阿

诺阿诺阿

作者: (法)高更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1

价格: 25.00元

ISBN: 978753392117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保尔・高更于1848年诞生在巴黎。他的父亲是个新闻记者,母亲是个秘鲁作家的女儿。秘鲁――这个曾经产生过伟大而神秘的古代印加艺术的民族的血液,似乎给耽于神秘幻想的艺术家以一种内在的自豪感和自以为是的心灵启迪――似乎他日后远涉重洋,在近乎原始的土著部落中所苦苦探索的旷古的原始野性的艺术风格,正是来自他的本能和祖先的传统。 年轻的高更曾当过水手和水兵,多年的航海生活开拓了高更的眼界,异国的绮丽风光早就刻印在他脑海中,使之眷恋向往。复员后,他进入一个证券交易所当职员,步入金融界,收入颇丰。1873年,高更和一个丹麦女子恋爱结婚。也就是从这一年起,三十五岁的高更开始在业余时间学习绘画,经常走访美术学院,并于1874年结识了毕沙罗。这个印象派的大师成了他的启蒙者,引导他走向印象派,并通过印象派的路一直径前走,走向他自己――一个独一无二的、仅属于他的艺术领域。 如果有人说艺术对于艺术家是一种宗教信仰的话,那么高更就不仅是个虔敬的信徒,并且是个至死不渝的殉道者。他不象拉斐尔或鲁本斯那样,仿佛是上帝的宠儿,终身在艺术的荣誉的峰巅上,享尽荣华富贵。他好似一个苦行僧,为了艺术而抛弃世俗的享受、抛弃那不理解和不支持他的家庭与社会,远离灯红酒绿的繁华闹市,从巴黎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中心,逃向南太平洋的一偏远孤寂的法属殖民地――塔希提岛,在那儿 和当地土著――毛利族人混居杂处,布衣土食、贫病交迫地生活着,但却是顽强地劳动着――不停息地挥舞着他的画笔,用色彩和线条谱写他那由苦心经营而摸索出的独具特色的艺术理想的乐章,最后则在此(塔希提岛附近多米尼加岛)终结其一生。 高更的早期作品自然不免鹦鹉学舌之处。他有时认真地模仿着他所最为推崇的塞尚,而被塞尚斥为“抄袭”。他有时模仿着毕沙罗.以致作品和老师十分肖似。但是,你从初学者的临摹中,往往能窥见其天才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他对于美术的迷恋日甚一日,这便是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保障。一种对光与色、线与形所构成的形式美的交响乐的强烈爱好,使高更感到:除了画画以外的一切工作,都是多余的束缚。

内容简介:

远离高更逝世已八十四年。本书是国内首次根据高更原始手稿影印本翻译的,高更的原始插图也是第一次与我国读者见面,从这里,可以看到高更许多名作的未完成状态,我们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原汁原味的版本。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1 18:56:44
书海漫步者发表
《诺阿诺阿》是一本独特的艺术自传,带领我们走进印象派大师高更的内心世界。它的文字如诗如画,每一笔描绘都倾注了高更对塔希提岛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透过书中丰富的插图,我们可以窥见高更艺术创作的源泉,感受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对原始美学的追求。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值得细细品味。
2024-06-01 18:56:44
文艺青年发表
作为高更的忠实粉丝,我迫不及待地入手了这本《诺阿诺阿》。从第一页开始,我就被高更的文字和插图深深吸引。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塔希提岛的自然之美和当地土著的淳朴生活,让人仿佛亲临其境。读完这本书,我对高更的艺术和人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为其敢于追寻梦想的勇气所折服。
2024-06-01 18:56:44
艺术爱好者发表
《诺阿诺阿》是一本充满异国情调和艺术魅力的作品。高更以其独特的笔触和大胆的色彩,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塔希提岛。书中丰富的插图不仅是高更艺术才华的体现,也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通过这些插图,我们可以领略高更对原始美学的追求和他对纯真自然的渴望。
2024-06-01 18:56:44
读友发表
作为一本艺术自传,高更的《诺阿诺阿》让我大开眼界。书中不仅记录了高更在塔希提岛的经历和对土著文化的观察,还收录了许多他未完成的画作。这些画作仿佛是高更心灵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位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思想脉络。读完这本书,我对高更的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并深受其独特的视角和对美的执着所启发。
2024-06-01 18:56:44
历史探索者发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诺阿诺阿》是一份珍贵的文献。它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末塔希提岛的风土人情,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殖民史和艺术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高更的笔下,塔希提岛不再是西方殖民者眼中充满异域风情的荒蛮之地,而是拥有自己独特文化和魅力的乐土。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高更如何从当地文化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