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百年中华文学史论

百年中华文学史论

作者: 陈辽,曹惠民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09

价格: 24.00

ISBN: 978756172114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陈辽 江苏海门人, 1931年9月生,江苏 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原所长,江苏省台港海外 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著 有《叶圣陶评传》,《周 太谷评传》、《马克思主 义文艺思想史稿》等20 多种,主编《台湾港澳与 海外华文文学辞典》、《 世纪 之交的世 界华文文学 》等 ,曾多次获部省级以 上奖项。1986年被评 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 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曹惠民 江苏南通人, 1946年5月生,先后 攻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和华 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 82年研究生毕业,获硕 上学位。现任苏州大学文 学院教授、世界华文文学 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台 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 会长。著有《多元共生的 现代中华文学》、《中国 现代文学史(1917- 1986)》(合著)等 多种。

内容简介:

当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20世纪即将过去、新世纪的曙光已依稀可辨之际,人们回眸百年沧桑,不禁悲情满怀、感叹唏嘘:这是一个灿烂的世纪,也是一个多难的时代! 一百年来,中国的文学家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他们的思考、求索和奋争。中华文学的历史发展曾给他们留下光荣的遗产与深厚的积淀。在为新的辉煌潜心创造的一个世纪中,他们又留下了无数坎坷的足迹与缤纷的实绩。无论是在哪一个历史年代生活,也无论是在哪一个地区写作,黑眼睛黄皮肤的炎黄子孙,同用祖先留下的方块汉字,共同为弘扬中华文化而贡献了自己的心血之作,都为20世纪的中华文学增光添彩,也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世纪史册之中。 怎样总结这份中华文学的最新遗产?在世纪末逼近之际,这个问题摆到了所有以从事百年文学研究为学术生命的人们面前。

目录:

目录 引论 逼近世纪末的学术思考 第一节 世纪末的沉思 第二节 整合两岸、兼容雅俗的新构建 第一编 第一章 百年中国内地文学发展论 第一节 文学发展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 作者和读者的迭代更新 第三节 文学思潮二十八型 第四节 文体衍变:新民体 歌体诗 第一人称 第二章 百年台湾文学发展论 第一节 文学思潮的消长更迭 第二节 现代意识与民族诗风 第三节 小说文体的自觉与更新 第四节 从空疏到勃发的散文 第五节 台湾文学五“性” 第三章 百年港澳文学发展论 第一节 从多元到整合的香港文学思潮 第二节 传统的与现代的 第三节 三股小说潮的分流与互渗 第四节 多种散文样式的缤纷呈现 第五节 澳门文学的发展与特征 第四章 百年中华文学一体论 第一节 中华文学空间的连-隔-通 第二节 海峡东西 香港内外:作家族群的空间背景 第三节 乡村・都会・市井:创作文本的空间内涵 第四节 边缘与中心:文学传播与消费的空间机制 第二编 第五章 人文精神:群体生存意识笼罩下的个体思索 第一节 人文思考的自觉主体 第二节 重造民魂:群体取向中的个体思考 第三节 从群体生存思考中突围的痛苦思索 第四节 流浪灵魂的精神家园 第六章 世间情怀:直面现实的两难选择 第一节 几篇“宣言”衍出的史迹 第二节 悖论的统一存在 第三节 选择的代价 第四节 一串深沉的音符 第七章 现代化转型:新的文学倾向的追求 第一节 现代化趋向与现代主义的传入 第二节 理性的沉潜 第三节 彼岸的鉴照 第八章 中国情结:民族心灵在乡土上闪耀的光华 第一节 故乡・童年・乡愁 第二节 乡土文学的历史行进 第三节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文学 第四节 现代观念与乡土意识 第九章 雅俗调适:文类互动的推助 第一节 对峙・互补・共存 第二节 文学发展的动力源 第三节 共同的现代化趋向 第十章 女性写作:文学话语的别一系统 第一节 浮出历史地表 第二节 繁花似锦 新蕊吐秀 第三节 满天星斗焕文章 第十一章 作家族群:风格个性的多元呈示 第一节 现代意义的作家 第二节 作家类型观 第三节 作家的创作心理与个性 第十二章 传播与消费:文学在流通中的价值实现 第一节 媒体的新变与文学之衍变 第二节 多维视角下的文学传播 第三节 趋向大众化的文学消费 第四节 文学消费在现代社会中的多样景观 第五节 传播、消费与创作的互动 第三编 第十三章 百年中华文学的理论积淀 第一节 文学与政治 第二节 文学的民族化与现代化 第三节 文学与美学 第四节 文学交流与文学发展 第十四章 跨世纪的前瞻 第一节 科学预测与历史、现实的依据 第二节 新世纪初叶中华文学的前景 第三节 迎接中华文学新纪元 附录一:百年中华文学大事年表(1898-1999) 附录二:本著作论及的作家人名一览 参考文献简目 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1 08:38:33
书海拾贝者发表
如果你是文学研究者,或对百年文学发展史充满兴趣,那《百年中华文学史论》绝对不能错过。它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壮丽宏伟的中华文学发展画卷,值得细细品读。
2024-06-01 08:38:33
漫步书香间发表
这本书堪称中华文学史的百科全书,内容丰富,涵盖各个历史时期和文学流派。作者以其特有的视角和洞见,为我们提供了独特而全面的解读,令人受益匪浅。
2024-06-01 08:38:33
墨香萦绕发表
《百年中华文学史论》是一部厚重的巨著,读它需要耐心和时间,但当你真正深入其中,你会发现它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一本历史书,更是一部思想史,折射出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变迁和精神传承。
2024-06-01 08:38:33
纸上寻宝人发表
作者两位老先生的治学态度令人钦佩,他们扎根史料,深入研究,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可靠而翔实的文学史。书中对近代文学的评述尤为精彩,让人对那段动荡年代的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24-06-01 08:38:33
笔墨寄情发表
读《百年中华文学史论》,仿佛置身于一条波澜壮阔的文学长河中,作者巧妙地将史实与评论结合,带我们领略了百年文学的跌宕起伏和璀璨光芒。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