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

作者: 辜鸿铭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

价格: 19.80元

ISBN: 9787563331086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是试图阐明中国人的精神,并提示中国文明的价值。在我看来,要估价一种文明,我们最终必须问的问题,不在于它是否修建了能够修建巨大的城市、宏伟壮丽的建筑和宽广平坦的马路,也不在于它是否制造了和能够造出漂亮舒适的农具、精致实用的工具、器具和仪器,甚至不在于学院的建立、艺术的创造和科学的发明。要估价一种文明……

目录:

目录 新版序言 译者前言 再版说明 序言 导论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妇女 中国语言 约翰史密斯在中国 一个大汉学家 中国学(一) 中国学(二) 附录一 群氓崇拜教或战争与战争的出路 附录二 文明与无政府状态或远东问题中的道德难题 中译本附录: 一 辜鸿铭论著 什么是民主 民主与战争 东西异同论 叛国人的心态 中国的皇太后 ――一个公正的评价 二 《中国人的精神》各国译本序 《中国人的精神》德译本自序及其书生附言 《中国人的精神》法译本译者自序 《中同人的精神》日译本序言 三 其他 中西文明之评判(平佚) 李大钊评《春秋大义》 质问《东方杂志》记者(陈独秀) 答《新青年》杂志记者之质问(伦父) 再质问《东方杂忐》记者(陈独秀) 辜鸿铭在德国(嗣銮) 辜鸿铭访问记(毛姆) 托尔斯泰与辜鸿铭书 辜鸿铭论(勃兰兑斯)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6-01 15:28:31
书虫阿花发表
《中国人的精神》是一本发人深思的著作,辜鸿铭先生博古通今,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和西方文化的视角,阐述了中国人的独特精神风貌。他认为,中国文明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繁荣,而是精神的内涵,如仁、义、礼、智、信等,这些价值观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2024-06-01 15:28:31
文化探索者发表
读《中国人的精神》,如同一次文化探索之旅。辜鸿铭先生以犀利的笔触,剖析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揭示了中国人的精神之根。他指出,中国人注重群体意识,强调和谐与中庸,这种精神也影响了中国人的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
2024-06-01 15:28:31
思想启蒙者发表
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辜鸿铭先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衰落,中国人亟需重新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他呼吁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点,同时也要坚守中国文化的精髓,以此来构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
2024-06-01 15:28:31
历史纵览者发表
《中国人的精神》是一部历史长河中的明镜,让人们得以审视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辜鸿铭先生从历史的角度,溯源中国精神的形成与演变,指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他认为,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历史的传承和创新。
2024-06-01 15:28:31
教育实践者发表
《中国人的精神》对当代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启示。辜鸿铭先生强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精神的熏陶。他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民族自豪感。这些理念对于当今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文化自信的未来公民。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