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地图

作者简介:
张鸿声,男,河南开封人,1963年11月生。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国家级精品课负责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科研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文学研究(1949—1976)》,主持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十七年中国城市文学研究》,主持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上海十七年文学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已结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守望与重塑:当代历史文学创作的实践、体制与历史观》;承担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主持省部级项目《北京文学旅游创意》、《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格局》、《当代中国的文化格局》等,承担厅级项目近十项。迄今出版《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中国新文学中的文化精神》等个人学术专著4部,合著4部,合作出版教材3部,主编《河南老城市》、《新人文》等丛书2种。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百篇,另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复印转载。获省部级文学艺术大奖一等奖,省部级社科二等奖、三等奖、青年奖多项,以及厅级奖多项。科研事迹在《人大复印资料》“知名中青年学者”和《文艺报》“学科带头人特别报道”中做专文介绍。
内容简介:
《上海文学地图》由张鸿声主编,张爱玲,施蛰存,霞飞路,百乐门。文学的上海,与历史的上海互为印证。放开想象,文学的旅游之梦近在眼前。其详细内容:租界筑路、外滩、南京路(南京东路)、静安寺路(南京西路)、霞飞路(淮海中路)等。
目录:
第一章 租界时代的马路 租界筑路 外滩 南京路(南京东路) 静安寺路(南京西路) 霞飞路(淮海中路) 望平街(山东中路) 第二章 洋场摩登 跑马场 百乐门 酒吧、夜总会 影院:夏令配克、大光明、巴黎大戏院 百代公司 第三章 老中国的记忆:老城、园林与欢场 城隍庙 四马路(福州路)青楼 “海上大观园”——爱俪园 第四章 石库门与弄堂 石库门:上海屋檐下 石库门亭子间里的细民生活 弄堂里的人物 弄堂里的声音 第五章 虹口与闸北:左翼的上海 内山书店 亭子问与青年左翼作家 多伦路:公啡咖啡馆与景云里 闸北的厂区与棚户 第六章 社会主义新上海 从南京路到中苏友好大厦(上海展览馆) 曹杨新村 第七章 作家故居的城市地理学 鲁迅与大陆新村(山阴路) 沈从文与善钟里(常熟路) 张爱玲与爱丁堡公寓(常德路) 上海作协与巨鹿路675号 参考书目 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