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作者: 叔本华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价格: 32.00元

ISBN: 978720809429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权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录的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讨论人的道德、自由的5篇文章。道德或者不道德在叔本华的哲学中有着精确的含意界定,道德关乎人的意欲(本性),与智力、认知没有直接的关联。探究的就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还有就是道德在人生中的含意。 人的总体命运却是沉重残酷的,那是挣扎、受苦和死亡的命运。 一个人受的苦越多,就越早达到生活的真正目的;而一个人生活得越幸 福,就越发延迟达到这一目的。 事实上,痛苦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只有经过这一净化过程才会神圣化,亦即从生存意欲的苦海中回头。

目录:

译者序 论意欲的自由 论道德的基础(节译) 论禁欲 为何我们羞于暴露性行为以及性器官 通往解救之路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31 22:05:30
云淡风轻发表
叔本华在这本著作中,以其独特的哲学视角,探究了人类道德与自由的本质。他认为,道德并非源自理性和认知,而是与人的意欲密不可分。叔本华对人类命运的悲观论述,发人深省,令人对生活的意义产生新的思考。
2024-05-31 22:05:30
书虫发表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是一部哲学著作,读来颇有启发性。叔本华对道德和自由的见解独到深刻,引人深思。他认为,道德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与外在行为无关,而自由则是个人意志不受外界约束的状态。书中对于人生痛苦的探讨,也发人深省。
2024-05-31 22:05:30
爱读书发表
叔本华的这本书,对道德和自由这两个哲学命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他从人的本性出发,认为道德源于意欲,而自由则是意欲的表达。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在书中随处可见,但他对人生的思考却充满智慧,值得我们深思。
2024-05-31 22:05:30
理性主义者发表
叔本华作为一位唯意志论哲学家,在这部著作中对道德与自由的论述别具一格。他认为,道德的根源在于个体的意志,而非理性。而自由则是意志不受外力约束的状态。叔本华的观点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值得我们重新思考道德和自由的本质。
2024-05-31 22:05:30
哲学爱好者发表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是一部具有前瞻性的哲学著作。叔本华对道德和自由的理解,超越了当时的主流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他认为,道德是一种对自我意志的克制,而自由则是个人意志的充分实现。书中对于人生痛苦的深刻洞见,也令人印象深刻。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