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钟声

作者简介:
阿兰・科尔班于1936年出生于法国奥恩省,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致力于感官史及感觉演变的研究。他的社会文化史著作试图解释这样一个原则:人类的风俗与精神面貌随着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感观感觉的演变而演变。其主要著作有: 《疫气与黄水仙》(Le Miasme et la Jonquille) 《大地的钟声》(Les Cloches de la Terre) 《食人族村落》(Le village des Cannibales) 《空虚的地域》(Le territoire du Vide) 《婚礼上的姑娘》(Les filles de Noce) 译者介绍 王斌,男,1975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1998年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获法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阿兰·科尔班分析、研究了19世纪约1万起与钟有关的事件后取得的成果。作者发现这些不寻常的事件背后存在着一个社会秩序和权力的体系。“钟”正是这一体系的一个结点,它支配乡村生活的节奏,确定其空间范围,决定集体和个人的身份,表现人们对土地的依恋。钟声构成一种语言,建立了一种交流系统,个体之间、生者和死者之间业已消失的联系有赖于“钟”得以传达和重建。钟还反映了集体的欢乐、火与血的威胁以及流行病带来的恐怖。各种集体的激情无不求助于钟声。同时,能否控制钟声的使用权成了乡村社会权力斗争支荡的焦点。本书具有法国年鉴学派的遗风,注重细节的真实,尤其注意对社会意识和民众心理的研究,村料翔实,以小见大,论述精当。其精微细致的研究方法会对学界多有启发。
目录:
探索非现实 一 保卫音响身份 1 感官文化不可能革命 2 “夺走钟的人” 二 乡土观念 1 集体的钟 2 人的听觉标志 3 厚重的真实 三 敲钟的权力 1 地方争斗的代价 2 控制音响信息 3 主要的“冲撞” 四 对照的历史 从推理出的感觉到发表的感觉 译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