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左传

左传

作者: 译者:张宗友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价格: 35.00元

ISBN: 978753483130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国学经典:左传》被尊奉为经,是中华元典之一。它以叙事解《春秋》,记录了约两个半世纪的历史事件,塑造了一大批历史人物群像,在经学、史学及文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因此,选注、选译这样一部经典,对于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华夏文明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卫州吁之乱(隐公三年、四年)鲁郑伐许(隐公十一年)臧哀伯谏取鼎(桓公二年)桓王伐郑(桓公五年)楚武王侵随(桓公六年)申缟论命名(桓公六年)虞公贪玉剑(桓公十年)齐襄公之死(庄公八年)齐桓公争国(庄公八年、九年)曹刿论战(庄公十年)卫懿公好鹤(闵公二年)屈完退齐师(僖公四年)晋骊姬之乱(僖公四年)土劳筑蒲(僖公五年)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葵丘之盟(僖公九年)苟息尽忠(僖公九年)秦晋韩之战(僖公十五年)鲁邾升陉之战(僖公二十二年)楚宋泓之战(僖公二十二年)重耳流亡(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富辰谏王伐郑(僖公二十四年)晋侯勤王(僖公二十五年)展喜犒齐师(僖公二十六年)晋文公教民(僖公二十七年)晋文公称霸诸侯(僖公二十八年)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秦晋觳之战(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秦晋彭衙之战(文公元年、二年)秦霸西戎(文公三年)赵盾执政(文公六年)秦殉三良(文公六年)晋立灵公(文公六年、七年)郤缺说赵盾(文公七年、八年)季文子逐莒仆(文公十八年)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楚庄王问鼎(宣公三年)申叔时说楚庄王(宣公九年、十年、十一年)晋楚邲之战(宣公十二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宣公十四年、十五年)齐晋搴之战(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楚归知蕾(成公三年)晋归钟仪(成公九年)楚灭莒(成公九年)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祁奚请老(襄公三年)魏绛戮扬干(襄公三年)驹支不屈于晋(襄公十四年)师旷论卫人出其君(襄公十四年)叔孙豹论不朽(襄公二十四年)崔杼之乱(襄公二十五年)子产戎服献捷(襄公二十五年)向戌弭兵(襄公二十七年)季札聘诸国(襄公二十九年)子产为政(襄公三十年)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子产论学人政(襄公三十一年)韩宣子聘鲁(昭公二年)晏婴叔向论齐晋季世(昭公三年)晏子辞更宅(昭公三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昭公四年)叔向论刑书(昭公六年)孟僖子论孔丘(昭公七年)一籍谈数典忘祖(昭公十五年)少嗥氏以鸟名官(昭公十七年)晏子论祝史荐信(昭公二十年)晏子论同与和(昭公二十年)子产论为政(昭公二十年)赵简子问礼(昭公二十五年)王子朝奔楚(昭公二十六年)晏子论禳彗星(昭公二十六年)晏子论礼可以为国(昭公二十六年)鳟设诸刺王僚(昭公二十七年)楚郤宛之难(昭公二十七年)伍员教吴病楚(昭公三十年)召陵之盟 (定公四年)吴楚相争(定公四年)申包胥乞秦师复楚(定公四年、五年)夹谷之会(定公十年)吴越相争(定公十四年、哀公元年)楚昭王不祭河(哀公六年)孔子自卫返鲁(哀公十一年)黄池之会(哀公十三年)孔子请伐齐(哀公十四年)勾践灭吴(哀公十三年、十七年、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二年)附录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31 17:31:37
风荷举发表
作为国学经典,《左传》以其丰富的历史事件和生动的人物刻画,让我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张宗友的译文流畅易懂,为我理解这部春秋佳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书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纵横捭阖和家国情怀,令人叹为观止。
2024-05-31 17:31:37
云飞扬发表
《左传》不愧为经史典籍之冠,其史笔雄健,文采斐然,让我领略到了春秋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国与国的纷争。译者张宗友功底深厚,将经典古籍的精髓展现在当代读者面前,使我得以窥见先贤治国安邦的智慧。
2024-05-31 17:31:37
书香墨海发表
读《国学经典:左传》,让我穿越时空,回到了波澜壮阔的春秋时代。书中的人物鲜活生动,他们的言行举止、治国方略,都让我受益匪浅。张宗友的译文如行云流水,既保留了古文典雅之风,又便于现代读者理解。
2024-05-31 17:31:37
无心插柳发表
《左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巨著,它以春秋大事为纲,记述了春秋时代的社会变迁、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译者张宗友的译文忠于原著,语言流畅,使我对春秋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4-05-31 17:31:37
千山暮雪发表
《左传》这部经典著作,字里行间都彰显着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精髓。张宗友的译文既尊重原著,又雅俗共赏,让我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文采。书中的人物群像让我印象深刻,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表现,让我对人性和国家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