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中西比较诗学

中西比较诗学

作者: 曹顺庆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3-22

价格: 35.00元

ISBN: 9787300117591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曹顺庆,1954年生,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198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考上四川大学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1987年获博士学位。

内容简介:

《中西比较诗学》是我国学界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著作,更是中国“比较诗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本书运用比较方法,分别从文化背景、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思维、艺术风格、艺术鉴赏六个方面对中西古典文论的异同进行了理论上的对比研究;不但具体论述了中西艺术的共同规律,更揭示了中西古典文艺理论的不同特色和各自的理论价值,阐发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世界意义。

目录:

绪论 小引 中西社会文化特征与中西诗学特色 第一部分 艺术本质论 小引 第一节 意境与典型 第二节 和谐与文采 第二节 美本身与大音、大象 第二部分 艺术起源论 小引 第一节 物感与摹仿 第二节 文道与理念 第三部分 艺术思维论 小引 第一节 神思与想象 第二节 迷狂与妙悟 第四部分 艺术风格论 小引 第一节 风格与文气 第二节 风骨与崇高 第五部分 艺术鉴赏论 小引 第一节 滋味与美感 第二节 移情、距离与出入 附录一 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 附录二 文化经典、文论话语与比较文学 附录三 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 第一版后记 再版后记 参考书目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31 15:24:47
麦兜发表
这本书让我对中西方诗学的差异有了全新的认识。曹教授以独到的见解,从文化背景、艺术本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比较,既揭示了中西方诗学的共性,也凸显了它们的独特魅力。读完此书,我受益匪浅,对诗学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2024-05-31 15:24:47
咖啡先生发表
《中西比较诗学》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扛鼎之作!曹顺庆教授以缜密的逻辑和丰富的史料,系统梳理了中西古典诗学的异同,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东西方艺术本质的一把钥匙。本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对提升我们对美的鉴赏力和文化自信力大有裨益。
2024-05-31 15:24:47
夜阑人静发表
这部《中西比较诗学》可谓是比较诗学领域的开山之作。曹教授用六个维度展开比较,层层递进,深入浅出,让读者对中西诗学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不仅如此,书中还阐发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世界意义,令人深感自豪。
2024-05-31 15:24:47
易水寒发表
《中西比较诗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以独特的视角,从不同层面对中西诗学进行对比,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剖析,令人耳目一新。读罢此书,我不仅对中西诗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了更多的思考。
2024-05-31 15:24:47
浮生若梦发表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比较视角的运用。通过对中西诗学六个维度的对比,曹教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清晰的中西艺术之异同图景。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中国古典诗学的论述,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又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令人豁然开朗。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