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乡里旧闻

乡里旧闻

作者: 孙犁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5-10

价格: 26.00元

ISBN: 9787020097449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河北省安平县人,原名孙树勋,笔名孙芸夫、林冬苹、纵耕等,书斋名芸斋、耕堂。1938年春投身抗日战争,在冀中、晋察冀边区从事编辑、教学等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小说《荷花淀》,蜚声文坛。1949年1月,在《天津日报》做副刊编辑工作,同时坚持创作,并指导、扶掖文学青年。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诗集《孙犁新诗选》、理论著作《文艺学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以及《耕堂劫后十种》等。今有《孙犁文集》、《孙犁全集》行世。

内容简介:

孙犁曾说:“凡是伟大的作家,都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的《乡里旧闻》正是体现人道精神的作品。 孙犁晚年,有两句诗;“梦中屡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他的思乡之情,不绝如缕;故园柳色,魂牵梦萦。从1980年开始,他以《乡里旧闻》为总标题,另以不同的小标题,系列描述了少年时代在故乡见闻的行行色色的人物和离奇曲折的平常故事。到1987年共写了二十余篇,涉及到二三十人的身世遭际。这些篇什,作者的感情是深沉和诚挚的,用笔是凝重和洗练的,其中一些篇目,如《菜虎》《疤增叔》《根雨叔》《玉华婶》《凤池叔》等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为乡里的这些终生默默无闻、自生自灭的芸芸众生留下了一鳞半爪、咫闻管见,让子孙后代从其中窥视他们的先人是怎样度过或淡然超脱、或痛苦悲惨的一生。是一个世纪前,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略图。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31 15:07:29
书虫小七发表
孙犁的《乡里旧闻》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乡土文学作品。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叙述了故乡人物的悲欢离合,勾勒出那个时代北方人民的生活画卷。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他们的命运牵动着读者的心弦,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孙犁的人道主义精神贯穿全书,他用温情笔触,揭示了平凡人物的生存困境和心灵苦难,令人读后心生怜悯与悲悯。
2024-05-31 15:07:29
文艺青年发表
《乡里旧闻》是一部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孙犁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故乡的风景和人物。书中的人物大多是平凡的普通人,但作者通过他们的故事,折射出时代变迁下的社会变迁。语言凝练洗练,笔调沉静而深沉,蕴含着作者对家乡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让人读来倍感亲切和感动。
2024-05-31 15:07:29
书香雅苑发表
孙犁的《乡里旧闻》是一部具有史诗般厚重感的作品。作者以一个见证人的视角,记录了北方人民在时代风云中的悲欢离合。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作者的笔下跃然纸上,他们或坚强或软弱,或悲愤或悲愤,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孙犁的人道主义情怀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以悲悯之心,关怀着底层人民的命运,让人读后久久难忘。
2024-05-31 15:07:29
老书虫发表
《乡里旧闻》是孙犁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二十世纪初北方乡镇的生活百态。书中的人物大多是平凡的小人物,但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作者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情冷暖,给人以深厚的启示。孙犁的语言简练朴实,却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2024-05-31 15:07:29
读书笔记发表
《乡里旧闻》是一部值得细读慢品的文学作品。孙犁的笔触细腻而深沉,描绘了北方乡镇的旧闻旧事,勾勒出众多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书中语言洗练凝重,蕴含着作者对故乡和人民的绵绵深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孙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让人读后不禁对历史和人生进行深思。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