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

刘克庄的文学世界

刘克庄的文学世界

作者: 侯体健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3

价格: 28.00元

ISBN: 9787309093537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内容简介:

《刘克庄的文学世界:晚宋文学生态的一种考察》吸收了当前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到相邻学科的前沿与热点,从“晚宋文学生态”的大背景人手,展开对刘克庄周围世界与环境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探讨和研究,凸现出刘克庄文学世界构成中的时代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复杂因素或基础,这在研究理念和方法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在刘克庄和晚宋文学研究中可谓独辟蹊径、另具手眼。

目录:

绪言 第一节 综述与反思:百年来刘克庄研究的洞见与未见 一、基础:行迹的清晰与文集的零乱 二、视阈:局部的深入与整体的粗糙 三、方法:静态的描述与动态的分析 四、立场:当下的阐发与历史的缺席 第二节 解题与理路:历史图景与作家个体的互阐互释 一、“文学世界”与“文学生态”释意 二、思路的展开与视角的选择 三、篇章的安排与技术性交代 综论 作为背景的晚宋与作为代表的刘克庄 一、国家政事与文士心态 二、国家格局与文人分布 三、国家学术与文学创作 第一章 地域和家族:莆田文化与地方精英 第一节 莆田空间的文学呈现 一、莆体:历史积淀的印痕 二、徐潭:寄托隐逸的山水 三、荔枝:地域意象的典型 第二节 家族情感与文学活动 一、文学家族与情感认同 二、家族情感与文学风格 三、家族文学活动与地域文人网络 第三节 地方精英的身份与文学风貌的形成 一、祠禄制度与地域文人群体 二、长期里居与文学主题衍变 第二章 江湖和魏阙:身份转换与文学活动 第一节 题外谈“江湖”:江湖诗人与乡绅诗人 第二节 游士身份:泛接诗界与广纳政缘 一、游幕生活与诗词创作 二、初涉政事与黾勉四六 第三节 乡绅身份:游戏诗文与主盟地方 一、从“后村体”谈起:闲适唱酬与组诗形态 二、主盟莆阳文坛:指点后学与序跋撰写 第四节 朝臣身份:奏议公文与兼撰两制 一、奏议公文与立朝大节 二、兼撰两制与“四六孤行” 第三章 政争和出处:文化性格与文学生成 第一节 屡陷政争与心态反复 一、“谤不止”与“不终弃”:政争中的挣扎 二、“故我”与“今我”:政争后的反思 第二节 文化性格与文学精神 一、疏狂:雄奇的笔力 二、旷达:开放的心境 三、自适:闲逸的性情 四、真率:日常的书写 第四章 学术和创作:各有其域与多层互动 第一节 学派与文派:理学与文学互动的典型 一、学术思考与文学表达 二、学派别传与文派“旁支” 第二节 史诗与史实:诗文的咏史用典与史学 一、咏史组诗的深层透视 二、使事用典与诗文风格 第五章 刻书和编集:文学新变与作品传播 第一节 刻书引起的文学新变 一、捐书与资书:从学晚唐体到用本朝事 二、题书与序书:题跋诗涌现和序文勃兴 第二节 作品编集的文学意蕴 一、汰择与类编:两种现存宋刻的学术启示 二、接受与还原:晚宋各总集中的后村作品 结束语 刘克庄的文学世界与晚宋文学生态 附录一 百年来刘克庄研究一览表 附录二 两部宋刻本中的刘克庄佚诗佚文 附录三 上海图书馆藏明杨廉评点刘克庄文全录 附录四 刘克庄六言诗初探 参考文献 后记 付梓再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31 06:04:27
书虫阿珂发表
《刘克庄的文学世界》一书视角独特,从晚宋文学生态的宏大背景出发,细致剖析了刘克庄及其周边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作者侯体健以扎实的史料支撑和思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晚宋文学图景。
2024-05-31 06:04:27
文学探索者发表
侯体健的《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可谓是刘克庄研究和晚宋文学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书中打破了传统的研究范式,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维度展现了刘克庄文学世界的丰富性,为我们理解这一时代的文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2024-05-31 06:04:27
历史爱好者发表
《刘克庄的文学世界》一书让我对晚宋政治和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者以严谨的历史考据为基础,勾勒出刘克庄所处的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时代,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时代对文学的影响。
2024-05-31 06:04:27
文学评论家发表
侯体健的《刘克庄的文学世界》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著作。作者以精湛的文笔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了刘克庄的文学世界以及它所反映的晚宋社会风貌。此书不仅是刘克庄研究的必读之作,也是晚宋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2024-05-31 06:04:27
诗词鉴赏家发表
作为一名诗词爱好者,我被《刘克庄的文学世界》书中对刘克庄词作的分析深深吸引。作者对刘克庄的词作进行了精细解读,展现了刘克庄在词作艺术上的独到之处以及他对晚宋词坛的影响。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