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此去经年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内容简介:
《此去经年》是林徽因自传式心灵告白文集,并特别收录林徽因之子梁从诫纪念长文《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首次全景展现林徽因倏忽而又绚烂的一生。 《此去经年》还是林徽因私人书信、文学名作、建筑论文的首次独家荟萃。在书中,林徽因以诗情画意却又极端冷静的文字,表达了她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真切感受,展现了她在文学、建筑上的真实才华,诗情画意与热情洋溢中,是她最真实的心灵告白:是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的。 《此去经年》分三卷。 第一卷情感:“此去经年”,是林徽因的真实自述和致生命中重要的亲友真切坦白,不仅收录了《一片阳光》《彼此》等名作,更有致胡适、沈从文夫妇、女儿梁在冰等的书信,是现存最珍贵的林徽因情感告白。 第二卷文学:“优美的低于生活”,不仅收录了译作《夜莺和玫瑰》,小说《九十九度中》《窘》《模影零篇》,更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倾》《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等,皆是林徽因经典之作、成名作及代表作的最佳读本,全面展现了这位民国第一才女多方面的文学才华。 第三卷,学术文萃:“石阶上的舞者”,收录《和平礼物》《谈北京的几个文化建筑》“我们的首都”等,以非常具有“建筑意”的文字,诗意画意般地展现了林徽因对建筑、对北京 的爱与赞美,对首都和平建设的独特规划。
目录:
序言: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梁从诫 卷一 此去经年 宛如梦幻 悼志摩 窗子以外 蛛丝和梅花 彼 此 一片阳光 似水流年 致胡适 致沈从文、张兆和 致费正清、费慰梅 致梁思庄 致梁再冰 致傅斯年 致金岳霖 致梁思成 卷二 优美的低于生活 爱是偶然 夜莺与玫瑰 如果的事 窘 九十九度中 模影零篇 诗意的信仰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那一晚 笑 深夜里听到的乐声 情 愿 仍 然 激 昂 一首桃花 莲 灯 秋天,这秋天 年 关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忆 微 光 灵 感 深 笑 风 筝 别丢掉 雨后天 记 忆 无 题 题剔空菩提叶 黄昏过泰山 昼 梦 八月的忧愁 冥 思 山 中 静 坐 十月独行 古城春景 前 后 去 春 除夕看花 孤 岛 诗(三首) 我们的雄鸡 昆明即景 一串疯话 病中杂诗(九首) 哭三弟恒 ——三十年空战阵亡 古城黄昏 桥 文艺的初衷 惟其是脆嫩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究竟怎么一回事 卷三 石阶上的舞者 建筑意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 山西通信 达•芬奇:具有伟大远见的建筑工程师 和平礼物 北京,北京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 中山堂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故宫三大殿 北海公园 天 坛 颐和园 鼓楼、钟楼和什刹海 雍和宫 故 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