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选

作者简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于形状如顽石的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邹福清 男,湖北安陆人,生于1970年6月。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讲授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研究领域涉及楚辞、唐代文学等。著有《唐五代笔记研究》。 杨万军 男,湖北安陆人,生于1972年12月。201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获教育硕士学位。现就职于武汉市东湖中学,高级教师。在《中国民族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国学经典丛书》首次推出了30个品种,包含经、史、子、集等各个门类,囊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该丛书以尊重原典、呈现原典为准则,对经典作了精辟而又通俗的疏通、注译和评析,为现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阅读国学经典扫除了障碍。所推出的30个品种,均选取了当前国内已经出版过的优秀版本,由国内权威专家袁行霈、唐明邦、赵逵夫、王兆鹏、唐浩明等倾力编注,集经典性与普及性、权威性与通俗性于一体,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套优秀读本。 本书以清代王夫之的《古诗评选》为底本,在此基础上精选了近200首古诗,由国内古诗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精当的注释和评析。全书所选入的诗歌时间上从汉魏至隋代,以古乐府歌行、四言、小诗、五言古诗、五言近体等类别共分为六卷,将诗作分别列入(同一诗人不同类别的诗歌则分列不同卷中)。本书选入的诗作名篇众多,既有诸如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武帝刘彻的《秋风辞》、梁武帝萧衍的《河中之水歌》、隋炀帝杨广的《春江花月夜》等帝王之作,也有如《短歌行》、《燕歌行》《野田黄雀行》《饮马长城窟行》等建安文学代表“三曹七子”的名作,还有如陶渊明、谢朓、谢灵运、阮籍、嵇康、潘岳、陆机、庾信、鲍照等大诗人的名诗,更有如《陌上桑》《羽林郎》《古诗十九首》等这样由无名氏创作的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学高峰的名篇,是阅读并了解古代诗歌的极佳读本。
目录:
目录 卷一 古乐府歌行 汉高帝刘邦 大风歌·003 汉武帝刘彻 秋风辞·004 汉铙歌曲 战城南·005 相和曲 陌上桑·006 平调曲 长歌行·008 瑟调曲 西门行·009 东门行·010 艳歌行·012 杂曲 悲歌·013 枯鱼过河泣·014 羽林郎·014 卓文君 白头吟·016 班婕妤 怨歌行·017 宋子侯 董娇娆·019 古歌谣 鸡鸣歌·020 城上乌·021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022 曹操 短歌行·024 步出夏门行(选二首)·026 曹丕 燕歌行(选一首)·028 曹植 野田黄雀行·030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031 张华 门有车马客行·033 陆机 悲哉行·034 刘琨 扶风歌·036 刘妙容 宛转歌·038 晋乐府辞 休洗红·040 谢惠连 猛虎行·040 鲍照 拟行路难九首(选五首)·042 王融 巫山高·047 谢朓 蒲生行·048 梁武帝萧衍 河中之水歌·050 绍古歌·051 萧子显 从军行·052 萧综 悲落叶·053 柳恽 江南曲·055 陈后主陈叔宝 乌栖曲·056 张正见 陇头水·057 拓跋后胡氏 杨白华·058 温子升 捣衣篇·059 斛律金 敕勒歌·060 庾信 燕歌行·061 王褒 墙上难为趋·063 江总 梅花落·065 卢思道 从军行·067 卷二 四言 东方朔 诫子·071 张衡 怨篇·073 嵇康 赠秀才入军十八首(选二首)·074 阮籍 咏怀·076 张华 励志诗九首(选二首)·077 郭璞 赠温峤五首(选二首)·078 谢万 兰亭集诗二首(选一首)·080 陶潜 停云四首(选二首)·081 时运四首(选二首)·083 归鸟四首(选二首)·085 卷三 五七言绝句 袁山松 菊·089 谢尚 大道曲·089 失名 子夜春歌·090 谢灵运 自叙·091 谢惠连 失题·092 鲍照 采菱歌七首(选二首)·092 陆凯 赠范晔诗·094 鲍令晖 寄行人·095 王俭 春诗二首(选一首)·095 谢朓 玉阶怨·096 王孙游·097 张融 别诗·097 梁武帝萧衍 欢闻歌·098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099 梁简文帝萧纲 蜀道难·100 春江曲·101 何逊 相送·101 吴均 山中杂诗三首(选一首)·102 梁乐府辞 折杨柳枝四首(选一首)·103 温子升 敦煌乐·104 庾信 和侃法师别诗三首(选一首)·104 隋炀帝杨广 春江花月夜二首(选一首)·105 江总 于长安还归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106 薛道衡 夏晚·107 梁元帝萧绎 别诗二首·107 魏收 挟瑟歌·109 庾信 代人伤往二首(选一首)·109 江总 怨诗二首·110 卷四 五言古诗一(汉至晋) 古诗十九首(选十五首) 行行重行行·115 青青河畔草·116 青青陵上柏·117 今日良宴会·118 西北有高楼·118 涉江采芙蓉·119 明月皎夜光·120 冉冉孤竹生·121 迢迢牵牛星·122 回车驾言迈·122 东城高且长·123 驱车上东门·124 生年不满百·125 孟冬寒气至·126 客从远方来·127 古诗 上山采蘼芜·127 古诗 十五从军征·129 李陵 与苏武诗三首(选二首)·130 苏武 诗四首(选二首)·132 魏主曹丕 杂诗·134 曹植 七哀诗·135 王粲 七哀诗·136 刘桢 赠从弟·137 阮籍 咏怀八十二首(选三首)·138 左思 咏史八首(选一首)·140 张华 情诗五首(选一首)·142 潘岳 内顾诗·143 陆机 赴洛二首(选一首)·144 郭璞 游仙诗十九首(选一首)·145 孙绰 秋日·146 陶潜 归园田居五首(选二首)·147 饮酒二十首(选一首)·149 杂诗十二首(选一首)·150 读山海经十三首(选一首)·151 卷五 五言古诗二(宋至隋) 谢灵运 登池上楼·155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156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58 范云 之零陵郡次新亭·159 沈约 古意·160 江淹 无锡县历山集·161 寄丘三公·163 丘迟 敬酬柳仆射征怨·164 朱超 别席中兵·165 江洪 江行·166 何逊 暮秋答朱记室·167 李爽 山家闺怨·168 温子升 春日临池·169 庾信 奉和山池·170 咏怀二十七首(选一首)·171 王褒 别陆子云·172 隋炀帝杨广 早渡淮·173 卢思道 赠李若·174 杨素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选一首)·175 卷六 五言近体 王融 临高台·179 谢朓 和王中丞闻琴·180 梁简文帝萧纲 春日·181 王籍 入若耶溪·182 庾肩吾 饯张孝总应令·183 何逊 慈姥矶·184 吴均 赠鲍舂陵别·185 梁元帝萧绎 祀伍相庙·186 阴铿 和侯司空登楼望月·187 徐陵 折杨柳·188 苏子卿 南征·189 北周明帝宇文毓 过旧宫·190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选一首)·191 王褒 渡河北·193 卢思道 上巳禊饮·194 王眘 七夕二首(选一首)·194 尹式 别宋常侍·19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