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布鲁门贝格

布鲁门贝格

作者: [德] 西碧拉·莱维查洛夫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12

价格: 36

ISBN: 9787532770250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西碧拉•莱维查洛夫是近年来德国最受关注的女性作家之一。1998年,她的小说《弹球》获得英格伯格•巴赫曼奖。2009年,她以小说《阿波斯托洛夫》获得当年的莱比锡书展奖。《世界报》一度盛赞她是“当代德语文学最耀眼的文体家”。2010年,她又获得柏林文学奖(Berliner Literaturpreis);同时,她还获得了与这一奖项相关的在柏林自由大学担任“德语诗歌研究的客座教授”席位。德国语言文学院盛赞其“通过不知疲倦的观察能力、叙事上的幻想和语言上的创新,重新探索了我们对日常现实所知所感的边界。”

内容简介:

1982年的一个夜晚,一头狮子悄然出现在哲学家汉斯•布鲁门贝格的书房里,并在他余下的生命中成为他最亲密的伙伴。这头狮子与布鲁门贝格的哲学一样是个存在论的难题:它是真的,可触的,还是一个漫长的幻觉?1996年的某天,当布鲁门伯格的妻子发现哲学家的死亡时,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微弱的狮子的味道,还有几缕黄色的毛发缠绕在他的衣服上。 与哲学家的叙事并行的,还有在狮子出现之后围绕在他身边的几个学生:伊萨在布鲁门贝格不知情的情况下爱上了他,绝望中她在一座高速公路桥上自杀了。理查德想象着布鲁门贝格在读他的论文,并且一直受困于自己的臆想,以为论文遭到教授无情的厌弃;他前往南美洲旅行,在一条巷道里被残暴地杀害。汉西,一个折磨着他的学生和公众的怪人,不断地在酒吧和饭店里对他们朗诵自己的诗歌,在离开大学后变得愈加癫狂,在公共场合宣扬他激进的哲学思想,在遭到逮捕时猝然逝去。只有吉尔哈德,一个全身心的“布鲁门贝格信徒”,设法得到了一个教职,但即使是他也出现在小说最后的某个空间,在那里,布鲁门贝格和他所有死去的学生们在某个只有死者才能进入的等待室里重聚一堂。

目录:

狮子Ⅰ.........1 可口可乐.........17 狮子Ⅱ.........33 奥普塔图斯.........45 星期天.........63 切切殷忧.........77 编号255431800.........89 番外一篇,关于叙述者责任的边界.........101 埃及人.........109 可疑的天使消息.........133 海尔布隆.........149 狮子Ⅲ.........161 汉西.........179 狮子Ⅳ.........195 番外又一篇,叙述者将时间推至一年后.........211 理查德.........219 夜间邂逅.........237 马瑙斯.........245 身后事拾遗.........259 狮子Ⅴ.........271 在洞穴深处.........279 致谢.........299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30 09:02:39
秋风吹落叶发表
《布鲁门贝格》是一部意识流与哲学思辨交织的独特小说。狮子这个意象既是布鲁门贝格哲学思想的隐喻,也是他内心的孤独与脆弱的投射。作者通过多条人物线索的穿插,探讨了哲学、现实、幻觉与死亡之间的界限,令人沉思不已。
2024-05-30 09:02:39
清风徐来发表
这本书犹如一座哲学迷宫,引领我进入布鲁门贝格思想的深处。狮子的出现,既是惊喜又是谜团,模糊了梦境与现实的边界。作者巧妙地将情感、人物与哲思融合在一起,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思想碰撞的火花。
2024-05-30 09:02:39
墨染青花发表
《布鲁门贝格》读来宛如一场梦,支离破碎却又令人回味无穷。布鲁门贝格的狮子是一个存在与虚无的悖论,学生的命运则折射出哲学的残酷与救赎。作者的文字富有诗意和张力,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探索自我与存在的旅程。
2024-05-30 09:02:39
书海徜徉发表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哲学与现实的关联。狮子的存在像一记重锤,击碎了我们对世界的固有认知。通过对布鲁门贝格学生们的描写,作者深刻地剖析了哲学的魅力与危险,发人深省。
2024-05-30 09:02:39
浮生若梦发表
《布鲁门贝格》是一本晦涩却迷人的小说。作者用意识流的手法,将哲学的深度融入到每个人物的故事中。狮子这个意象贯穿始终,既是现实的幻觉,也是人性中难以捉摸的部分。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