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

天资与修养

天资与修养

作者: 朱光潜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价格: 17.00元

ISBN: 9787538277685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别名孟实,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1949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主要著作有:《西方美学史》《诗论》《文艺心理学》《谈美》《谈文学》《谈修养》等,译著有《文艺对话集》《美学》《拉奥孔》《新科学》等。

内容简介: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如何提高你的修养?且听朱光潜显示循循善诱,娓娓而谈——人文学科该读哪些书?诗之趣味如何领略?读书可有以一当十的窍门?……篇篇凝聚大师的经验与智慧,深入浅出,明白晓畅,清新可诵,实为培养情趣的好书。   牛顿说:“天才是长久的耐苦。”长久的耐苦不一定造成天才,天才却有赖于长久的耐苦。一切的成就都如此。天生的是资禀,造作的是修养,资禀是潜能是种子,修养使潜能实现,使种子发芽成树,开花结实。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趣味是对于生命的彻悟和留恋,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创化,趣味也就要时时刻刻进展和创化。永停蓄不流便腐化,趣味也是如此。   文学是人格的流露。一个文人必须是一个人,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他让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他就成就了他的独到的风格,世间也只有这种文字才算是上品文字。   本书收入的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随笔、杂记。他援引古今中外的事例,讲解文学基本常识和理论,总结治学经验与心得,探讨文学欣赏和写作。这些文章通俗易懂,亲切活泼,使人在体会文学的趣味的同时,也能得到有益的知识,对于提高读者的文学修养,培养情趣,大有裨益。书中文章选自《艺文杂谈》与《朱光潜全集》第九卷,现编为《天资与修养》,归入“花生文库·大师谈学习”系列。

目录:

资禀与修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谈读书 人文方面几类应读的书 文学的趣味 流行文学三弊 作文与运思 选择与安排 咬文嚼字 散文的声音节奏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诗的意象与情趣 诗的无限 怎样学习中国古典诗词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谈书牍 日记 谈报章文学 谈对话体 随感录(上) 随感录(下) 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 我与文学 自传 编后记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30 02:44:29
春风十里发表
这本书简直太棒了!朱光潜先生的文笔流畅优美,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天资和修养的关系,让我醍醐灌顶。书中关于读书方法的建议,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读罢此书,我仿佛被洗涤了一番,心灵充实,境界提升。
2024-05-30 02:44:29
浮生若梦发表
读朱光潜先生的《天资与修养》,让我不禁感慨万千。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揭示了天才的本质和修养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天才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长久的耐苦和勤奋的耕耘。而修养,则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的体现,它源于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2024-05-30 02:44:29
秋雨绵绵发表
《天资与修养》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让我明白了天资与修养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朱光潜先生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深刻的分析,阐述了修养对于发挥天资的至关重要,也强调了天资对于推动修养提升的促进作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地提高修养,才能真正地开发自己的潜能,成就一番伟业。
2024-05-30 02:44:29
花开荼靡发表
朱光潜先生在《天资与修养》中,从文艺随笔和杂记的角度,娓娓道来文学的趣味和治学经验。他以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文学欣赏和写作的奥秘,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关于选书精读和勤奋苦学的建议,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反复阅读和品味。
2024-05-30 02:44:29
夕阳西下发表
《天资与修养》是一本具有启迪意义的著作。朱光潜先生通过对天资和修养的深入探讨,让我们明白天才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一种可以培养和塑造的品质。他强调勤奋、专注和对知识的渴求,是成就天才的必备条件。书中还探讨了文学欣赏和创作的真谛,让我对文学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本值得收藏和传承的好书。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