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
作者简介:
高长江 人类学、宗教学学者,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浙江理工大学教授。著有《符号与神圣世界的建构:宗教语言学导论》(1993)、《神与人:宗教文化学导论》(2000)、《宗教的阐释》(2002)等。在宗教学、哲学人类学研究方面多有理论创新。
内容简介:
《艺术人类学》讲述了:如果说艺术人类学是艺术与人类存在之关系的描写与阐释,那么,它既可以是“现象学”的维度,也可以是“价值论”的进路。高长江《艺术人类学》的向度属于后一种,即艺术于人类存在的价值诠释。价值诠释不能依赖纯粹理性思辨,它也需要事物本身的呈现。这不仅因为物的所谓价值本身就是多维度的,人对价值的思考也是开放多元的,容易导致阐释流向解释学所说的“偏见”的陷阱。因此,把一切摆在人们面前,让事实告诉人们艺术是如何与我们的存在交融在一起的也许能够弥补阐释的虚弱。正因此种进路与方法,“艺术——人文关怀”与“艺术——生命——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构成了文本纵横交错的文字路线;呈现(现象呈现与情感呈现)与阐释构成了文本的基本表现方式。
目录:
导言 生命之在:艺术的沉思 第一章 艺术与人类之在 一 人:斯芬克斯之谜 二 人类史的文化检视 三 艺术与人的世界 四 艺术的价值:人类学的维度 五 乡愁与还乡:艺术之路 第二章 生命价值的美学陈述 一 生命直观 二 身体修辞:生命价值的言说 三 灵魂滋润:高贵生命的养护 四 艺术、救赎与永恒 第三章 生活诗学的日常实践 一 日常生活世界 二劳动的快感 三 休闲艺术 四 日常生活审美化 五 交流·语言·诗 六 居住修辞:诗意地栖居 第四章 社会生活的秩序架构 一 艺术与社会 二 社会化的艺术背景 三 装饰:一种政治叙事 四 共同体认同:神秘的想象 五 权威的美学奥秘 六 社会控制“炼金术” 七 大乐与大和——和谐社会的艺术人类学阐释 第五章 精神生活的文化资源 一 艺术灵性与哲学智慧 二 艺术世界与审美世界 三 美感与美德 四 艺术的魔力与信仰的动力 五 科学:一种艺术游戏 结语 人类·艺术·明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