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

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

作者: 周宪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1-01

价格: 30.00元

ISBN: 9787301131718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周宪,男,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文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曾赴韩国崇实大学讲学(1994),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2000),美国杜克大学访问教授(2006)。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学、文艺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西方美学》、《审美是美学?》等。

内容简介:

“认同”是当前学界的热门话题。本书围绕“认同的语境与全球化”、“认同与身份问题”、“认同与传统的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理想的认同”、“认同什么”、“文学作品中的认同”等专题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作了深入研究,为当前学界在该问题上的研究提供了新理论和新视野。本书是中外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可以在全球化背景中建立一种与他者更有效的对话机制和自我身份的定位。

目录:

序 第一编 认同的语境与全球化 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研究的诸问题 文化认同的多面性 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人文学术范式 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及其重构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家庭情节剧 第二编 认同与身份问题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身份政治 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 文学混血与文化认同——马华文学的个案 京剧文体与文化认同——论京剧在新加坡 第三编 认同与传统的关系 《文心雕龙》的民族审美认同 民族文化认同与经典的再发明 天人合一文化背景中的刘勰文体论 略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出处问题的演变 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设的民族性问题 第四编 认同的建构与理想的认同 从区域研究到文化研究:当代美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范式转换的思考 流亡与认同——一种后殖民视角 认同建构中的时间取向 第五编 认同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文化认同 后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化认同与本真性——兼论泰勒、汪晖与吴冠军的现代性方案 从认同到承认 第六编 文学作品中的认同 好作品是对文化认同的穿越 文学阅读中的认同与拒斥——从两种阅读立场看 “凡我所在,即为中国”——论余光中乡愁诗与中国认同 文学与民族认同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30 00:09:00
墨染流殇发表
这本书从多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问题,内容丰富深刻。作者以“认同”为关键词,围绕语境、身份、传统、建构、文学作品等专题展开论述,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提供了新视角。本书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合,既有学术深度,又兼具现实意义。强烈推荐给关注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学者和读者。
2024-05-30 00:09:00
清风朗月发表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醍醐灌顶’。作者以犀利的笔触剖析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问题,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本书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学与文化认同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
2024-05-30 00:09:00
浮生若梦发表
这本书的文笔非常优美,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作者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问题娓娓道来,让人印象深刻。本书既有知识的普及,也有思想的启迪,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强烈推荐!
2024-05-30 00:09:00
烟雨蒙蒙发表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学者,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问题有深入的研究。本书的论述严谨,论据充分,观点新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从事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必读之作。
2024-05-30 00:09:00
落日余晖发表
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平实易懂,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作者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问题讲得透彻明白。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