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

作者: 陈晓兰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价格: 30.00元

ISBN: 9787563362882

【🔥扫码右侧二维码】

【📱扫码极速下载】浏览器自动唤起

💎独家资源·限时共享

作者简介:

陈晓兰,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妇女文学。曾出版专著《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等,译著《妇女·疯狂·英国文化:1830一1980》,并发表论文数十篇。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英国文学与伦敦 一、现代早期伦敦的崛起与英国文学的繁荣 二、18、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伦敦及反都市主义之谜 第二章 城市·坟墓·废墟 一、坟场:保存并拯救了人类的历史记忆 二、死亡之城:笛福《伦敦大瘟疫亲历记》 三、死城的复活:李敦《庞贝城的末日》 四、腐朽之力:狄更斯小说中的废墟意象 第三章 城市中的儿童与少年 一、作为城市象征的儿童 二、狄更斯小说中的孩子形象 第四章 城市的“地下”世界 一、罪犯:伦敦的民间“英雄” 二、笛福小说中的“妓女商人” 三、菲尔丁小说中的“强盗商人” 四、狄更斯小说中的罪与罚 五、作为权威、秩序象征的监狱及司法体系 第五章 侦探的城市:可控制的城市 ——以柯南道尔侦探小说为例 第六章 工业化的图景 ——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曼彻斯特 第七章 城市乌托邦 一、“天堂城市”的寓言 二、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小说中的乌托邦城市 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小说中的理想城市 附录“人之城”与“神之城” ——《圣经》中的城市 一、城市与罪恶 二、妓女:罪恶之城的隐喻 三、罪与罚:火与剑的洗礼 四、荒原:被毁灭的城市景观 五、神之城——圣城——的重建 参考文献 本书旨在英国现代化、都市化的语境中考察文学领域对都市化、现代化的独特反应和表现。以19世纪英国文学为主,将这一时期的文学置于英国现代早期及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中,从文学与城市的关系这一视角,遥看一百多年前不仅推动了世界现代化,更主要的是影响了

相关推荐

追问
2025-03-04 9.3k
长安的荔枝
2025-03-05 4.8k

评论

2024-05-29 00:03:34
悠然见南山发表
《城市意象》一书以英国文学为切入点,探讨了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下文学领域的独特反应。作者陈晓兰通过对伦敦在文学作品中形象的梳理,揭示了城市与文学之间复杂且深刻的互动关系。书中丰富的案例分析,让我对不同时期英国文学中的城市意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2024-05-29 00:03:34
书香四溢发表
《城市意象》是一本严谨而生动的学术著作,将文学与历史、社会学巧妙融合。作者立足于19世纪英国文学,深入探讨城市化、现代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丰富的史料引用和精辟的分析,让我对城市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
2024-05-29 00:03:34
纸上谈兵发表
《城市意象》一书的工业化图景章节,通过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曼彻斯特,展现了工业革命对城市和人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贫困、污染、罪恶等问题,跃然纸上。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绘,引发了我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与人文关怀的思考。
2024-05-29 00:03:34
如沐春风发表
合上《城市意象》,仿佛经历了一场横跨时空的文学之旅。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学术专著,更是一部关于城市、文学和人性的沉思录。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让我对城市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城市的黑暗与光明,罪恶与救赎,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这些,正是我们理解城市、理解人类自身的钥匙。
登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