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讲座

作者简介:
汤炳正(1910-1998),字景麟,室名渊研楼,山东荣成人。语言学家、楚辞学专家。1935年大学毕业后,考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研究班,受业于章太炎先生,章太炎先生曾称其“为承继绝学唯一有望之人”,太炎先生对他期望之高、欣赏之甚,由此可见一斑。在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上深受章太炎先生影响,又能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前进。治学严谨,能于小中见大,于现象中求规律,对屈赋中许多千秋难解之谜,提出新的结论与答案,受中外学术界所重视。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楚辞研究》主编、中国诗经学会和章太炎研究学会顾问。擅诗词,在三十年代即以写清末名妓赛金花的《彩云曲》而闻名于世。著有《语言之起源》、《屈赋新探》、《楚辞类稿》、《渊研楼屈学存稿》、《楚辞今注》(合著)、《楚辞欣赏》(主编)等。
内容简介:
梁启超曾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荼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之崇高,可以概见。汤炳正先生的《楚辞》课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蜚声学林,至今还有人津津乐道当年听讲盛况。本书即他的课堂讲录,与介绍屈原或《楚辞》的其他书不同,本书着重讲《楚辞》研究中比较重大的问题兼及学入门之道,信手拈来,如数家珍,通俗深刻。
目录:
一、治学与学风 二、《楚辞》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三、总论屈原 四、屈原的作品 五、《史记•屈原列传》的问题 六、屈原的生年月日 七、屈原的才能和学识 八、屈原的官职问题 九、屈原流放的路线与沉江的年代 十、屈原的政治理想 十一、屈原的思想流派 十二、屈原与爱国主义 十三、《楚辞》成书的过程与版本概况 十四、《楚辞》研究史述略及今后研究的展望
评论